时间:2025-02-27 16:58
来源:兴安日报
2024—2025冰雪季,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以“歌游内蒙古 童话阿尔山”为品牌核心,凭借“冰雪+温泉”的独特资源禀赋,成功打造了一场现象级冬季旅游盛宴。从“反向游”热门地的爆火到“差异化”创新的破圈,阿尔山不仅书写了冰雪经济的“热力值”,更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为魂、以体验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资源禀赋+文化IP:冰雪童话的“造梦密码”
阿尔山的成功,首先源于对“冷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转化。这里拥有长达7个月的雪季和独特的山峦冰雪景观,雪质纯净、雾凇奇绝,被游客誉为“天空之镜”。但阿尔山并未止步于自然馈赠,而是以“差异化”策略打造文化IP:
场景化体验:通过“天天那达慕”歌舞互动、圣泉广场花车巡游、雪村NPC造梦师等沉浸式活动,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潮流结合,让游客“一秒入戏”童话世界。
赛事与疗愈双驱动: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锦标赛、雪地足球联赛等专业赛事吸引运动爱好者,而“阿尔山疗愈之旅”则依托温泉资源和中蒙医康养服务,精准锁定健康消费群体。
爆款活动引流:元旦跨年烟火篝火、千人滚冰等创意活动,搭配央视《新闻联播》的直播曝光,迅速形成“破圈效应”,单日游客量突破2万人次。
服务+政策:从“流量”到“留量”的信任闭环
面对游客激增,阿尔山以“宠客思维”构建服务生态链:
诚信承诺与即时保障:推出“冬季不涨价”承诺和“投诉即付”保险,消除游客后顾之忧;免费热水、供暖移动卫生间、景区直通车等细节服务,让严寒中的温暖直抵人心。
柔性政策激活市场:通过旅行社奖补、大学生免票、研学专列等政策,吸引团队游客与年轻群体。例如,与长春市合作的“万名大学生研学”活动,既带动消费又培育未来客源。
交通网络升级:乌兰浩特机场跻身百万级空港行列,旅游专列与市区景区直通车的开通,破解了“最后一公里”难题,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营销+消费:从“网红”到“长红”的生态构建
阿尔山的爆火离不开精准的营销策略与消费场景创新:
全媒体矩阵造势:联动新华社、央视等中央媒体,邀请吴兰兰、白珺安、草原摩登小姐妹等网络达人,打造“阿尔山蓝房子”“留客包”等话题,总浏览量超5亿次,形成“央媒背书+社交裂变”的传播链。
土特产IP化:野生小黄蘑、果木牛肉干等美食通过“源在兴安”品牌集中展销,结合温泉街市集、锦绣灯会嘉年华等消费场景,让“舌尖上的阿尔山”成为游客必打卡体验。
四季联动布局:冬季“冰雪童话”与夏季“森林秘境”形成互补,推动旅游从“一季旺”向“全域全季”转型,2024年,阿尔山市全年接待游客57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66亿元。游客停留时间由1.6天延长至2.5天,旅游旺季延长近60天。
启示与展望:如何让“童话”永不落幕?
阿尔山的成功为中小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范本:
以文化为核,避免同质化:将地域文化(如那达慕、五畜祈福)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IP,而非简单复制“滑雪+温泉”模式。
以政策为桥,打通产业链:通过奖补政策撬动市场活力,推动“旅游+”与康养、体育、研学等产业深度融合。
以技术为翼,提升智慧化:小程序“一键服务”、景区直播等数字化手段,需进一步优化以应对客流高峰期的服务压力。
未来,阿尔山若能在生态保护与开发平衡、淡季客源引流、在地文化深度挖掘上持续发力,这座“冰雪童话之城”或将成为中国冬季旅游的标杆,让“冷资源”真正燃起不灭的“热火焰”。(记者 胡日查 李雪)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