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呼伦贝尔市3000多万亩打草场迎来丰收季

时间:2025-08-18 10:18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8月15日起,呼伦贝尔草原进入一年一度的打草季,3000多万亩天然打草场迎来丰收,牧民们忙着割草、晾晒、打捆,为牲畜储备越冬饲草。作为拥有1.0074亿亩天然草原的“牧草王国”,这里生长着碱草、针茅等120多种营养牧草,近年来通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退化草原修复等项目,生态服务功能与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八九月份是打草黄金期,机械化作业已成为主流。在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苏木哈如拉嘎查,牧民富玉兄弟的200多只越冬羊需要5000亩打草场保障“口粮”,今年雨水充沛,牧草产量较去年提升明显,“去年10亩地出1捆,今年六七亩地就出1捆。”富成介绍,多余的饲草可出售增收。

  呼伦贝尔牧业四旗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后,过去千亩草场需四五个人干1个月,如今机械化作业两三天即可完成。

  为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当地建立了严格的保护制度。新巴尔虎右旗明确打草期为8月15日至9月30日,规定牧草高度低于15厘米或亩产不足30公斤的草场严禁打草,严禁擅自改装机械、掠夺式搂耙等行为,并强化野外用火管理。呼伦贝尔市通过《关于加强呼伦贝尔草原保护与建设的决定》《呼伦贝尔市开展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呼伦贝尔市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等多项制度,要求草畜平衡区春季休牧不少于45天,打草场执行轮刈、间作制度,刈割区宽不超过300米、留草籽带宽不小于20米,留茬高度不低于7厘米,确保生态保护与生产利用相协调。

  如今,随着牧民生态保护意识提升和机械化作业普及,呼伦贝尔草原在筑牢牲畜“冬粮”保障的同时,草原正持续焕发生态活力。(记者 李可新)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查看原文】 【编辑:吴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