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从“小周”到“忠诚堤坝”:一位老书记的防汛守护

时间:2025-08-18 14:37
来源:北疆新闻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8月18日消息(记者 张鑫)8月17日11时16分,包头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包头市将发生雷电活动,局部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可能造成雷电、洪涝、城市内涝等灾害事故。

小周4.jpg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苏波盖乡东老藏滞洪区的堤坝上,周建军望着远处翻滚的浊浪,眉头紧锁。雷电黄色预警让这位已在此坚守半月有余的周建军心又揪紧了。“只要危险一日不解除,我们200多人就日夜守着大堤! ”他的声音因连日劳累有些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这场始于7月23日的入夏最强降雨,让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沦为暴雨核心区。上游水库泄洪的消息接踵而至,美岱沟水库、苏波盖乡接连告急——大青山里的美岱召水库一旦超警戒水位,下游将面临分流泄洪的严峻考验。危急时刻,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堤坝上,正在巡堤的村民高荣激动地喊道:“小周来了!咱们的老书记回来了! ”

  村民口中的“小周”,是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周建军。从初到苏波盖乡时的年轻干部,到后来的乡党委书记,他在这里深耕30年,直到4年前因工作调动离开。如今汛情告急,他主动请缨回到这片“第二故乡”,成为抗洪抢险的主心骨。

小周2.jpg

  “先打桩固基,沙袋跟着补! ”新村堤坝决口的危急时刻,双鬓染白的周建军冒着暴雨冲向洪水最汹涌处,沙哑的指挥声穿透雨幕。在他的调度下,抢险队员们有条不紊地打桩、装袋,短短数小时就堵住了决口。当洪水被成功拦截,村民们围拢过来,纷纷竖起大拇指:“还得是小周!”这声朴素的赞叹,是对他“豁得出、顶得上”担当的最美注解。

小周3.jpg

  作为科班出身的水利人,周建军将专业素养与对乡情的熟稔结合,创新提出“分段防守+重点加固”的科学方案。他带着乡村干部逐点测量,精确计算堤坝加固高度,在洪水过境前创造了奇迹——仅用12小时就抢建起一道宽5米、高4米、长10公里的“防洪长城”,被当地人称为“苏波盖速度”。这道坚固防线成功逼退洪水,护住了新村、石老丈、油房营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周建军的带动下,苏波盖乡干群拧成一股绳,完成堤坝加固31.4公里,处置各类隐患300多个,安全快速转移群众744人……

  连日来,周建军的脚步从未停歇:白天蹚着泥水排查隐患,指挥加固作业;夜晚守在防汛帐篷分析水情,与干部们研究对策;凌晨又拿着手电筒巡视堤坝,紧盯水位变化。在他的带动下,全乡干群拧成一股绳,完成堤坝加固31.4公里,处置隐患300多个,安全转移群众744人。尽管1.8万亩农田被淹、1.4万亩绝收,却实现了“群众安矣,民居安矣”的底线目标。

  8月17日午后,雷电预警再次拉响,苏波盖乡可能遭遇短时强降水。风雨中,那个被乡亲们亲切唤作“小周”的身影依旧在堤坝上忙碌。“无论如何,要守护好群众的生命、家园和牲畜。”周建军的话语朴实而坚定,用行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洪水中筑起一道永不褪色的忠诚堤坝。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查看原文】 【编辑:吴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