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阿拉善 > 正文

  翻越高墙、匍匐前进……战术训练场上,身着迷彩作训服的专武干部迅速通过障碍;快速据枪、果断击发……射击训练场上,伴随着密集的枪声,硝烟扑面而来。近日,阿拉善右旗人武部组织的专武干部业务集训暨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在凛冽的寒风中拉开帷幕。

  同一时间,在距离阿拉善右旗 2000 公里之外的兴安盟,兴安军分区组织机关人员深入28个基层武装部,为专武干部讲解开展征兵宣传、民兵训练等工作的方法要领。位于黄河“几字弯”腹地的鄂尔多斯军分区则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专武干部进行新配发装备操作与使用培训,确保新装备列装后快速形成支援保障能力。

  连日来,内蒙古军区各级组织的一场场帮带培训,直指专武干部“痛点”和“盲区”,致力补齐能力短板,提升其遂行使命任务能力。

  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绵延数千公里,境内既有大漠戈壁,又有森林草原;既有黄河蜿蜒曲折,也有漫长的边境线。广大专武干部带领民兵承担森林草原灭火、防凌防汛、巡边护边等重要职责,参与“三北”防护工程建设、保障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回收等重大任务。而且,专武干部身处边疆地区和基层末端,是建强基层武装的实践者,能力素质的高低影响支前保障工作质效。

  近年来,内蒙古军区依据政策规定精准施策,会同地方部门联合出台专武干部资格认证实施办法等文件,选准配强专武干部队伍,并结合基层政治教导员宣布任职命令、工作述职和为民兵授课等时机,手把手帮助专武干部提升履职能力。

  同时,该军区每年按职责、有计划、分层级、分批次,组织新任职专武干部业务培训和军地联考、资格认证,夯实专武干部能力素质基础。他们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军事理论学习、业务工作交流、基本技能培训等,帮助大家理清国防动员基本法规、武装工作基本常识、应急情况处置基本流程、日常工作基本思路,着力培养基层武装工作的行家里手。

  补好“军事课”,念好“武装经”。今年6月,内蒙古军区以专武干部军事训练大纲为依据,突出岗位必需、基层必要、能力必备,采取“封闭式训练、集中式教学、连队化管理、集约化保障”的模式,通过专题授课、示范教学、实装操作、考核总结等方法,淬炼懂武、专武、精武的“排头兵”。

  今年以来,一场场淬火强能的集训在内蒙古大地火热展开。锡林郭勒军分区依托盟委党校,采取“教、研、练、考”等方法,集中组织 49 名新任职专武干部集训暨资格认证;阿拉善军分区按照学基础理论、练基本技能、强组织指挥、研具体工作的步骤,组织专武干部加钢淬火……如今,专武干部的军事素养明显提升,人人了解军事理论、掌握军事技能、懂得组织指挥。

  入冬以来,在边境一线,巴彦淖尔军分区结合党政军警民联合踏查行动,全过程锤炼专武干部联合管边控边能力;在黄河岸边,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武部利用保障部队过境行动,检验街道社区专武干部统筹协调能力;在戈壁大漠,额济纳旗人武部结合参与保障神舟飞船发射回收任务,组织专武干部开展指挥所开设、地形地貌勘查等科目的训练,提高遂行支援保障任务能力。

  记者了解到,经过内蒙古军区各级联合地方相关部门持续努力,先后组织 3200 余人次的专武干部业务培训,2800 余名新任职专武干部通过资格认证。“专武干部军事理论掌握不深入、业务工作不熟练、作风纪律不过硬等短板弱项得到补齐,履行党管武装职责的意识更强了。”内蒙古军区机关某局参谋崔桂梓说。

  越是急难险重,越是考验能力、担当。今年8月,受持续降雨影响,老哈河流域松山段出现险情。赤峰市松山区人武部领导带领3个乡镇武装部部长,组织200余名民兵装填沙袋6000多个,完成主坝加固加高任务。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发生汛情,该镇专武干部带领 80 余名民兵第一时间赶到抢险救援一线,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排除了险情。

  不久前,额济纳旗人武部受领神舟飞船发射和残骸搜救保障任务。武装部部长温都苏带领民兵分队迅即行动,圆满完成疏散群众、疏导交通、安全警戒和对空观察等任务。“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我们在相关点位观察,第一时间报告残骸落点,协助有关单位完成残骸搜救任务。”多次参加保障任务的温都苏,组织指挥能力和临场判断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如今,从大漠戈壁到林海草原,从边境旗市到城市街道,内蒙古军地通过大抓基层专武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全区苏木乡镇(街道社区、高校企业)武装部全面建设达标率得以大幅提升。内蒙古军区将利用年终考核等时机,采取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帮带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边境苏木基层武装部部长能力素质,为边疆地区繁荣稳定、民族团结贡献力量。(记者 郝佳丽)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杨净毓
10629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呼和浩特:快乐运动逐梦想 阳光少年展风采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