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盏盏、年味浓浓,夜晚的包头古城,每一块石板、每一道门扉后的故事,都被夜晚的绚烂重新唤醒,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风情共舞,一幅流动的画卷在包头古城不断延展出新的色彩。
朵朵灯花照耀下的古城,是一座承载着数百年历史与文化的古城遗址,不仅以其古朴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更成为包头市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今年春节,包头古城“赏古城雪景 逛古城庙会”采取“白+黑”模式,开福门仪式、非遗展示、舞龙舞狮表演、赏冰灯、逛雪屋、非遗火壶、烟花瀑布、烟花秀等全天候各类沉浸式演绎20余项,以应时应景的年味新玩法,带领游客寻觅人间烟火,感受传统年味。
如果说,白天的包头古城留给游客的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印记,那么,当天边的余晖渐渐消失,夜幕降临时,这里则如同一幅古今交融的市井画卷,显露出它鲜活的真性情。华灯初上,包头古城内人潮涌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17组大型灯组气势恢宏,百余组小灯组精巧别致。其中,以“鹿”元素匠心打造的30米长“包头古城 一鹿有你”灯组栩栩如生;以传统24节气为主题的24组三米高定制“节气灯组”,将古老的农耕智慧与现代灯光艺术完美融合,游客穿梭其中,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情有独钟的资深爱好者,还是紧跟潮流、追求新奇的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触动心灵的共鸣点。
这边灯影摇曳,那边景区组织的新春大巡游活动又如火如荼地开场了。伴随着精彩的开城门仪式,一场穿越时空的民俗狂欢正式上演。“李白”一袭长袍,风度翩翩,与游客对诗互动;钟楼之下,“招亲”的绣球一抛,人群瞬间沸腾,欢笑声、呼喊声交织一片;“财神”带着满面笑容,手捧金元宝,所到之处福运满溢,游客争相上前,只为沾一沾财气;最引人瞩目的当属“金蛇贺岁”,灵动的“金蛇”不时与游客互动,传递着乙巳年的吉祥祝福。
打铁花。
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庙会期间,一场铁与火的非遗视觉盛宴——“打铁花”震撼上演,铁花如流星般划破夜空,又如金雨般洒向大地,引得现场游客啧啧称赞。炽热的铁水,温度高达1600多度,手艺人须准确判断其温度,快速而敏捷地完成一系列动作:舀铁水、抛向空中、奋力击打。抛得足够高、打得足够散,铁花才能足够美。代代匠人对细节的严谨把控和全身心的投入,成就了“铁花”璀璨千年的光芒。紧接着,火壶表演压轴出场,将火热的气氛再一次推向高潮。全副“武装”的艺人,将烧好的木炭放入铁网,一抖一洒间,火星倾泻而下,宛如满天星辰,令人叹为观止,现场观众纷纷拍手叫好。
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大家齐聚一堂赏非遗、品美食、看演出、赏夜景,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太震撼了,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表演,深刻感受到了包头的年味和非遗表演的博大精深。新的一年,也希望生活如这火焰般红火。”游客王女士开心地说。
恢宏大气的古城墙灯火映衬、繁华热闹的景阳街流光溢彩、光影投射的古街道喜庆浪漫、幻彩流动的互动光波动感十足,蛇年主题灯组节日氛围浓郁……春节期间,石拐区各景区景点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传统花灯展、震撼非遗打铁花、惊险火壶表演,还有趣味盎然的冰雪活动纷纷登场,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璀璨夺目的新春灯会、香气四溢的美食集市,交织出浓浓的年味儿,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记者 刘晓婷)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