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不出正月都是年!”元宵节虽已落幕,但包头的年味依旧浓郁。2月15日至16日,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活动异彩纷呈、市集香气飘飘、现场人流如织……文化年味在街巷间升腾,老包头往日热闹繁华的景象再次重现。
“好,再来一段!”2月15日上午11点,14号院内里三层外三层被人潮包围,一场相声专场以诙谐幽默的表演,让观众在欢笑间,体验到悠久的相声文化与街区历史人文气息相互交融的魅力。此外,韵味醇厚的晋剧演出令人流连忘返,精彩绝伦的歌舞表演让人眼前一亮,晚上还有露天电影+夜市丰富市民游客的夜生活,可谓是全天活动,整日精彩。
“还原度特别高。像院落的门,屋里的风箱、二八自行车这些一下勾起了我的回忆。”游客田裕丰说:“我母亲也曾经在这一带居住,这次过来,就是回忆自己童年生活之余,再好好了解一下老包头的历史故事。”
听说周末有节目,游客陈琳带着爱人和孩子特地赶来看红火。她告诉记者,以前出去旅游才能看到这种热闹的景象,没想到老包头历史文化街区建成后,不仅把过去的“好东西”保护传承了下来,还让包头人多了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看到,一个个独属于包头的城市大事记,从老包头的“原点”辐射到城门楼下。“6000年前,转龙藏一带已有人类居住”“秦置九原郡,武帝北巡,昭君出塞”“1809年,包头改村为镇,设巡检”“1925年,中国共产党包头工委成立”“1959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2023年,党中央赋予包头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使命”……这些构建着包头集体记忆的城市DNA,不仅让市民游客在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中,感受包头快速变化的历程,进一步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还让游客走进历史的长河,通过了解先辈、父辈经历,实现历史记忆的代际传递,让城市文脉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失根基。
据了解,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老包头传统民居建筑群的典型代表,开街以来,迅速成为展现包头历史底蕴与文旅融合的重要窗口。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鲜活的故事与场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走西口的传奇故事;在这里,中共包头工委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与“老院落”“老字号”交相辉映,展现了包头在近代革命与商业发展中的双重角色;在这里,晋系传统民居与民俗风情、老包头味道相辅相成,成为了展示包头城市记忆的活态博物馆。
走西口文旅公司运营科负责人秦磊说:“接下来,市区两级文旅部门和我们还将组织近150场活动和表演,通过为广大游客提供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展现西口文化的魅力和底蕴,吸引更多人气和商气,努力让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推动区域文旅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记者 王嘉伟)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