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阴山脚下的包头大地已涌动起备耕的热潮。虽未到开犁破土的时节,但农资仓库里,一袋袋良种、肥料整齐码放,储备充足;拖拉机、秸秆粉碎还田及残膜回收一体机等设备完成检修调试;培训课堂上,农技专家正向农户讲解玉米种植精准调控技术要点……当下的包头正以“谋在前、干在先”的主动姿态,抢抓农时、夯实根基,在春耕备耕的起跑线上蓄势发力,为全年粮食稳产丰产筑牢基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备耕实效关系全年农业“开门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置于首要位置,着重强调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这一明确要求,犹如定海神针,为农业发展指明方向。我市深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春耕生产关键环节,积极争取并统筹资金,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农户购置智能农机装备,引导和鼓励农民自觉保护提升耕地地力,落实耕地地力保护与建设利用等政策,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这些务实举措,折射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定力,更彰显着“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使命担当。
科技赋能正在重塑传统备耕方式。固阳县种粮大户张强在农业生产中积极运用捡石机、全膜机等多种智能农机设备和先进的密植技术,实现农田高产与收入提升的双赢。他那句“没有精耕细作,就没有好收成”,道出了科学种植的真谛;备耕不仅需要物资技术的硬投入,更离不开服务的软支撑。全市各级农牧系统积极对接各乡镇统计种植意向,对接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资经销商以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调度农资储备情况,确保春耕备耕各类农资储备充足,带着泥土气息的暖心服务,既解了生产之急,更暖了群众之心。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用不了多久,广袤田野上各类农机的轰鸣声、技术培训的讨论声,就会汇成昂扬的春耕序曲。从黄河灌区到山北旱作带,从智能农机合作社到现代农业产业园,包头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备耕,以“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保粮安,当春风吹绿敕勒川,这些播撒在早春时节的希望,必将化作金秋时节的累累硕果,成为一片片丰收的田野。(李小艳)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