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川街道江林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红歌振奋人心,琴声悠扬动听,剪纸栩栩如生,居民们个个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见到马翠莲时,她正在艺术工作室指导社区爱好剪纸的居民学习,她时而讲解剪纸技巧,时而手把手帮他们绘图。“我是市区两级河套剪纸、葫芦雕刻项目的传承人,退休后,从事非遗文化传承工作。2020年9月,社区为我提供了艺术工作室,在这里我带领居民学习,既弘扬了非遗文化,又丰富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这让我很有成就感。”马翠莲笑呵呵地说。
“社区在充分征求辖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将党群服务中心合理划分,开设了棋牌室、乒乓球室、舞蹈室、书画室等11个多功能活动室,每天来社区活动的居民络绎不绝,社区居民在文化生活的熏陶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江林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盼说。
走进曙光乡治丰村“塞外珍坊”民俗馆,地契、磁带、电影放映机,各式各样的老物件让人目不暇接。曙光乡将传统文化资源、红色党建引领和美丽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在治丰村打造集文旅康养、民俗追忆、教育传承为一体的民俗文化实践基地——“塞外珍坊”。邀请抗战老兵、乡贤能人和党员干部讲解党史、讲老物件的故事、讲亲身经历。
据曙光乡副乡长张彦介绍,该乡充分发挥好国营新华林场、北边渠带状公园、村史馆阵地资源作用,通过举办文艺演出、放映红色电影、政策宣讲活动,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汇聚向上向善精神动力。
2024年,临河区共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100多场。同时,依托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组织开展梨花节、冰雪文化旅游季等大型文体活动100多场次,参与和吸引观众达80多万人次;社区开展广场舞、文艺演出等240场次;村组开展打坐腔、广场舞等活动165场,累计参与群众16万多人次。
截至11月底,临河区共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0个、建成村组文化活动室362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0个,硬化室外文化健身广场660个;建成草原书屋179 个(包括社区职工书屋),社区公益书屋6个;建成足球主题公园1个、全民健身中心3个、笼式足球场 22个,城市“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记者 薄金凤 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舒)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