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傍晚,赤峰市红山区园林路上,夕阳的余晖给高大的建筑物镀上了一层金色,也洒在了洁净的沥青路面上。
60岁的老陈,沏上一壶碧螺春,品味着浓郁的茶香。“这几年,园林路就跟改头换面了一样,沿路走来令人赏心悦目,夜晚景观灯也很漂亮。”老陈说,之前这里的建筑外墙大多褪色、破损严重,商店的广告牌匾也都风格各异,影响街道美感。如今,家门前道路景色的变化让他每天都能注视很久。
全线景观整治提升行动,使园林路这条兼具交通主干道和主要商业街双重功能的街道持续散发魅力,这正是赤峰市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承载力的一个生动写照。
今年,赤峰市委、政府集众志、汇众力,始终践行“人民至上”发展理念,坚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与其他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对照文明创建标尺,时刻丈量文明细节,确保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步子不停,让创建成果持续惠民利民,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文明气质。
丈量细节,提升品质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内涵的比拼、形象的比拼,更是细节的比拼。近年来,赤峰市瞄准城市定位,坚持以人为本,从推进精细管理入手,在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上下功夫,于小处见工作,在细处见水平,将精细化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着力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
赤峰市构建大城区格局,使新老城区实现完美“缝合”。打造了临潢大街、玉龙大街,巴林大街、友谊大街等特色景观街区;建成了宝山大桥、平双公路大桥、钢铁西街立交桥等6座桥梁,新建的拥有70万平方米水系的橡胶坝景观带,成为新老城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景观式长廊;建设了南山生态园、松北银河公园、乌兰哈达公园等一批公园游园、休闲广场,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的筋骨,只有在筋骨强健的前提下,文明城市的创建才能树其型。
2021年,赤峰市修复破损路面36万平方米、排水187处,补植苗木7.6万余株,修复绿篱、地被3.6万余平方米,更换及修复路缘石3.4万米,修补53条街路停车位,修复路灯6600余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为让更多市民“住有宜居”,今年,赤峰市计划对中心城区178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面积达208.56万平方米,惠及2.82万户居民。
从无形的空气着手,赤峰市通过交通文明、生产文明、低碳文明等方式,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数据显示,2021年赤峰市PM2.5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创有检测以来的最低值。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8天,优良率为95.3%,再度名列自治区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优良天数第一。
文化铸魂,厚植底蕴
赤峰,历来就是一座文明之城,其厚重的文明史,是新时代赤峰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文脉根基。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明之火延绵不息。早在一万年以前,赤峰地区就有人类生存。新石器时代,繁衍生息在这一带的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红山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赤峰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山文化、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
今天,八千年红山文化发源地,坚持传承与创新双管齐下,以“文化创城”挺起城市软实力,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向世人展示了一座不一样的“新赤峰”。
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面子”,更存在于“里子”,植根于文化。
赤峰市不断提升文化公共服务质量,构筑具有鲜明赤峰辨识度的高品质文化供给体系。加强文化服务供给,实施艺术精品打造工程,满足群众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市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均实现免费开放。
文化惠民,共建共享,赤峰全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2021年,赤峰市群艺馆开设公益课19项,招收学员2110人。全国“乡村春晚”在喀喇沁旗雷营子村精彩上演,第十四届红山文化旅游节、乌兰牧骑下乡公益演出等系列活动,让群众切实享受文化盛宴。
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创建文明城市,说到底就是一场城市品质、市民素质“内外双修”的比拼。
赤峰,钟灵毓秀、民风淳朴。这座城市素来有着赤诚勤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这里的人们身上流淌着文明的血脉,被认为是勤劳敬业的典范。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赤峰市坚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文明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血脉。
普通人的守望相助最朴实可贵,平凡者的大爱义举最令人动容。2016年以来,赤峰市大力推进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内容的“四德”建设,常态化开展推荐、宣传、学习、争做“赤峰好人”活动。“十三五”期间,共评选“赤峰好人”474人,其中入选“中国好人榜”23人、“内蒙古好人榜”135人。评选出市级道德模范55人,其中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殊荣,入选自治区道德模范8人、提名奖9人。
为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赤峰市以“做文明有礼赤峰人”为主题,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举办文明行为规范学习活动800余场,参与群众12.3万余人。
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赤峰市志愿服务不断提档升级,实现志愿服务站全覆盖,建成志愿服务站220余个,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27.8万余人、注册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600余支;积极选树志愿服务先进典型,1名志愿者、3个社区入选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佳”。
此外,赤峰市还全面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工作,让文明植于心、闻于言、见于行,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更好地构筑赤峰精神、发挥赤峰价值、凝聚赤峰力量。
当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澎湃合力已在赤峰市汇聚而成。赤峰人民将始终保持奔跑姿态,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驰骋飞跃。(记者 魏那)
北疆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