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你包了多少地?”“五十多亩地儿。”“庄稼收成不错吧?”“还不错。”“看看今年的竞标情况……”家住阿鲁科尔沁旗新民乡厚德村的两个村民边聊边朝发包会现场走去。
我出850!我900!我950……近日,厚德村在乡土地(资源、资产)流转平台召开集体土地公开发包会,现场村民竞相出价,紧张又激烈。
“1号竞标者报价第一次,2号竞标者报价第一次,3号竞标者报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恭喜3号竞标者竞价成功。”经过一番激烈竞争,108.46亩土地全部以市场最高价成功发包,从交付押金到竞价再到签订合同,流程规范有序,用时不到1小时。这种集中流转土地发包会,是新民乡众多次土地成功发包的一个缩影。
村子账面上有多少资金、资产?村里又有什么资源?盘活利用情况怎么样?农村集体“三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为切实摸清村组集体“家底”,阿鲁科尔沁旗委、政府积极响应上级工作部署,针对全旗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探索开辟新路径,真抓实干“盘活”乡村“沉睡”资源。旗委、政府以新民乡为试点,经为期一年的工作梳理、探索、归纳、总结,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1259”“三资”清理工作法。
“自‘三资’清理工作开展以来,村里不少土地资源又重新得以利用,我们村清理收回土地130余亩。村集体通过乡级土地(资源资产)流转平台将收回的土地进行统一对外发包,获得发包款10万余元。既解决了群众关切的历史遗留问题,又壮大了集体收入,为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黄家段村党支部书记柳卫江说道。
新民乡党委书记张晓辉说:“经过‘三资’清理,不仅有效壮大了各村集体经济,部分村子还为村民代缴合作医疗、水电网费等,而且在年集体收入超过150万元的扫帚包村,利用部分集体经济还建起了爱心食堂,为村里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就餐服务。”
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对全旗所有嘎查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清查盘存、实地勘查,对盘盈盘亏财产、固定资产等进行登记造册,对债权、债务、合同协议等逐项逐笔核实。截至2024年12月底,全旗累计清查盘点嘎查村集体资金5亿余元,土地资源1075万亩(其中耕地159万亩、林地291万亩、草牧场603万亩、建设用地22万亩),经营性资产折合资金3.8亿元。
清“三资”、摸家底、增底气、促振兴。阿鲁科尔沁旗将持续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狠抓制度执行,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把控农村“三资”管理等关键环节,切实管住资金、盘活资产、用好资源,全力守护百姓利益,算出乡村“明白账”。 (蒙慧林 王浩博)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