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巍巍,开放包容的画卷渐次铺展;呼伦汤汤,高质量发展的大潮奔涌而来。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筑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三省的联通,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高水平开放之路上,新时代的呼伦贝尔正栉风沐雨、勇毅前行。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聚焦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围绕项目建设、产业转型、搭建政金企合作平台等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引导全市上下把开放资源整合起来利用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在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上率先破题,为全区“闯新路、进中游”作出应有贡献。
——2023年全市口岸货运量完成2374万吨,2024年1月—11月完成2353.03万吨,同比增长8.23%。
——1月—11月,全市预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197亿元,预计增速12.8%,预计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市目标任务的90%。预计全年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225亿元,增速18%,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219亿元、增速15%的目标任务。
——截至11月30日,395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较上年增长8.5%;完成投资319.3亿元,增长23.5%。投资完成率达100.8%,提前实现全年重点项目开复工率、投资完成率100%目标。
数字无声,记录奋斗的点滴足迹。高水平开放进程中,呼伦贝尔坚守初心、发挥优势、立足当下、拥抱未来。
初心不改
开放基因赓续延绵
从历史走来,呼伦贝尔从不寂寞。
300多年前,从内地途经多伦诺尔,通往贝子庙(锡林浩特)、昭乌达、呼伦贝尔等地,蜿蜒向东北的骆驼商队,成就了古丝绸之路的一段繁华。今天,8个口岸宛如8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与俄罗斯、蒙古国长达1733.32公里的边境线上,连接着祖国与世界共商、共建、共享的“时代梦想”,续写着丝绸之路新传奇。
丝路迢迢,车轮铿锵。古朴悠远的驼铃声渐行渐远、终成绝响,中欧班列如长龙般呼啸而过、再续辉煌。“一带一路”建设惠及草原,连接起亚欧及整个世界,各类对外开放平台相继搭建,呼伦贝尔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日趋完善。
截至11月,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已超2.76万列,累计发送232.1万标箱,货值超过3亿元。平均每天有10—12趟班列驶出满洲里口岸,满载着汽车配件、纺织服装等各类产品奔赴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数”说对外开放
•1月—10月,全市进出口总值完成253.38亿元,同比增长4.92%;
•1月—11月,全市口岸货运量累计完成2353.03万吨,同比增长8.23%;
•1月—11月,全市预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197亿元,预计增速12.8%,预计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市目标任务的90%。预计全年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225亿元,增速18%,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219亿元、增速15%的目标任务;
•截至11月,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已超2.76万列,累计发送232.1万标箱,货值超过3亿元;
目前,经满洲里站通行的中欧班列运量约占全国开行总量的三成,可到达俄罗斯、波兰、比利时等13个欧洲国家,入境班列覆盖国内哈尔滨、上海、浙江、广州等60余座城市。运送货物品类也日益丰富,涵盖日用百货、电子产品、成品汽车、食用油、板材等12大品类,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增长态势明显。
在呼伦贝尔,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正在形成。
深挖潜能 发挥优势彰显特色
承天时、秉地利、聚人和,“天选之子”呼伦贝尔底气十足。
看区位,呼伦贝尔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是中国仅有的一座中俄蒙三国交界城市。向北经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可直通欧洲,向西取陆路可抵蒙古国东部三省及深远腹地,向东沿滨洲线可接东北沿海港口及日韩等国,向南由中欧班列触及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看资源,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批复;满洲里市获批国家首批边境旅游试验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连续举办二十届的海拉尔·中俄蒙经贸展洽会,已升级为自治区级展会。
看人文,呼伦贝尔是中蒙俄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中蒙俄毗邻地区民众在民族、语言、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相近。独特的区位、人文、跨境民族优势,为与俄蒙开展教育、文化交流、医疗卫生、跨境旅游等诸多方面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敞开大门、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源源不断涌入,才能让发展的脉搏持续跃动。今年7月,海拉尔第二十届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上,来自俄罗斯、蒙古国等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全国各地570余家展商参展,汇集国内外知名中高端家具建材品牌90余个,共展出奔驰、大众、丰田、福特、北京等国内外汽车品牌50余个。
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呼伦贝尔的对外开放正以更新方式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不断拓展。
全面发力 高水平开放赋能高质量发展
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需要呼伦贝尔进一步开放。
发挥优势特色、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攻坚重点项目、深耕特色产业、厚植营商沃土,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高质量发展,正是呼伦贝尔的题中之义。
——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全力做大经济总量,经济运行延续“高开稳走”“效速兼具”,根据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34.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
——截至目前,全市新签约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国内(区外)招商引资单体项目237个,投资总额254.7亿元,新签约已开工单体项目185个,开工率78.1%;
——1月—10月,全市进出口总值完成253.38亿元,同比增长4.92%;
——《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重点推进的公路、铁路、民航等建设项目已列入《呼伦贝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市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对外开放通道体系已初步构筑形成。
——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创新制定《呼伦贝尔市打造“五关”落实营商环境“十不”工作方案》,围绕营商环境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共梳理形成26项工作任务,细化具体落实举措69项。推动政务服务“5+8+3+N”和“高效办成一件事”,截至目前,办件量超过4.3万件。
开拓的思维、开放的行为,往往会产生大规模集聚效应,促使呼伦贝尔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明确,步履更坚实。
面向未来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
在国家战略和自治区规划的推动下,处于向北开放最前沿的呼伦贝尔,站上了新起点,掀开了新篇章。如何在国家、自治区战略规划布局中,让呼伦贝尔价值更好地实现?
——在资源开发上,利用好“境外关内”模式,精准策划包装项目,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开展针对性招商,积极对接俄蒙企业,共同开发毗邻地区及我市资源;
——在基础设施上,围绕口岸基础设施达标以及智慧口岸、跨境铁路等重点项目,全力争取上级支持,积极推动纳入国家、自治区“十五五”规划,补齐设施设备和信息化短板,尽快解决有的口岸客货不分、进出不分,查验环节不便利、不智能等问题。
——在产业集群上,以口岸为龙头,重点围绕跨境经济合作区,强化边腹协同联动,大力培育外向型、高端化的产业集群,围绕“口岸+商贸物流”“口岸+文旅”“口岸+落地加工”“口岸+医疗康养”,常态化开展专项招商引资和政金企合作,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助推泛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
惟开放者进,惟包容者强,惟开放包容者胜。进一步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必将打开呼伦贝尔新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空间。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充满自信与活力的呼伦贝尔,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拥抱未来。(记者 蒋铁英)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