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网 > 盟市 > 通辽 > 正文

  春节前,记者走进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王瑞财家中,院子里粉条除冰机轰隆声响,半成品的粉条堆成了一座小山,王瑞财说:“这段时间粉条销售量特别大,我们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生产。”

  作为土生土长的奈曼人,王瑞财从小就是“吃着地瓜,就着粉条”长大的,他从父辈手中接过“漏粉”这项传统技术已有15年。“先用粉碎机把甘薯打碎,用水沉淀过滤,渣浆分离24小时以上进行二次沉淀,最后放水取淀粉风干,加工后开始漏粉。”王瑞财介绍,随着制作水平的提升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粉条的生产销售早已走向正规化,像他家这样的小作坊也是证照齐全,产品品质有保证。

  王瑞财的父亲王洪成一边帮忙一边说:“别看我已经70多岁了,浑身充满干劲儿,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据了解,去年王瑞财种了70亩甘薯,能制作约2.5万公斤粉条,他兴奋地说:“一公斤粉条的价格在十四五块钱左右,仅这一项我家每年就有15万元到20万元的纯收入,感谢政府和村上对粉条产业的支持,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王瑞财的成功并非偶然。互利村种植甘薯已有百年历史,2013年,该村成立了全镇第一个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购买了甘薯加工设备,走上了通过发展甘薯产业脱贫致富的道路。2018年,在合作社的基础上,该村成立了通辽市光照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主要种植甘薯,村民用土地入股,丰收后按股分红,也可以到公司务工,获得额外收入。当年,入股的2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带动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去年互利村种植甘薯2700亩,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这是我们奈曼旗青龙山镇的粉条,里面没有任何添加剂,都是用自家种的甘薯制作而成的。”在村里的电商服务站,村民王洪岩对着直播镜头有模有样地介绍着,不见丝毫拘谨。王洪岩就是当时23户脱贫户之一,如今他从贫困户变身成为电商带头人,通过直播让农产品走出大山。

  日趋规模化的生产经营,进一步提升了青龙山镇甘薯粉条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搭乘着电商助农快车,去年该村甘薯粉条通过线上平台销售约25万公斤,真正的“触网生金”。

  互利村原党支部书记、现任青龙山镇副镇长的付永久欣慰地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互利村提前一年脱贫,正因为有了甘薯产业的引领带动,脱贫后还要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村民发展甘薯产业的领路人,付永久为互利村规划着下一个目标,“计划引进160万元的设备,建设薯条、薯干生产线,这样人均收入能再增加1000元以上!”付永久说。(记者 郭洪申 见习记者 薛一群 通讯员 杨悦)

编辑:刘嫱
146

北疆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呼和浩特大黑河北岸花海公园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