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通辽 > 正文

  初冬时节,走进奈曼旗明仁苏木南大德号嘎查党群服务中心,一面墙上挂满了奖状和荣誉证书,这些都见证了近年来南大德号嘎查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取得的累累战果。

  南大德号嘎查是一个蒙汉杂居村,全村共有268户、678口人,汉族和蒙古族人口比例约为50%。一直以来,全体村民生活交织,彼此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情谊,真正做到了有难同当、有事同商、有福同享。

  聚民心 共患难

  “南大德号嘎查村民是出了名的团结,不管谁家有事大家都会帮忙解决。”明仁苏木宣传干事刘昭磊说。在南大德号嘎查,无论大事小情,都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轻松化解。

  2010年,汉族村民周景龙盖新房时向蒙古族村民陈秀峰借了1万元,约定好几年后还。未成想,几年后,周景龙夫妇双双患病,生活一度陷入困境。陈秀峰了解情况后,特意前去看望并还回借条,劝他们安心养病。

  在南大德号嘎查,不仅有这样两家人互帮互助的小事情,还有集众力共渡难关的温暖场景。

  村里整合党员、妇女、民兵、青年等群体成立南大德号“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定期慰问孤寡老人、关爱弱势群众。发生紧急事件时,发挥志愿服务力量,积极抢险救灾。

  2023年初冬的一场大雪覆盖了大地,道路被堵,学生无法上学,村民清早起来推不开屋门,部分村民家的牛舍被暴雪压倒,牛羊被埋。村党支部书记第一时间组织“石榴籽”志愿服务队走上街头,用铲车为孩子们清出了一条“求学路”,同时帮助农户抢救牛羊等牲畜,修建棚舍,把损失降到最低。

  聚力量 事同商

  “我们南大德号嘎查很少发生吵架、打架事件,遇到事情村民会聚在一起协商解决。”村民哈斯塔娜自豪地说。

  2023年,南大德号嘎查农田整合着实让邻村人羡慕不已。通过实施“一田制”改革,将以往靠人工作业的分块田整合成可机械化种植的一块田,每亩可为农户节省100多元、增产200多斤,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振兴。

  南大德号嘎查是农业发展单一村,村民收入来源少。为拓宽村民就业渠道,提高劳动技能水平,村“两委”集资建设了一所集政治理论讲堂、社会治理课堂、工匠技能学堂、百姓活动礼堂“四堂”融合的乡村治理学校,利用农闲季节举办家政、电工、焊工等实用技术培训班,村民可以考取不同的技能证书,方便就业增加收入。通过乡村治理学校,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嘎查村570余人参加技能培训,获得技能认定证书327人。

  南大德号嘎查通过汇集全村力量整合农田,完善基础设施,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聚合力 福共享

  路通了,解决了送学生上学、拉运农产品等问题,村民干劲儿更足,日子越过越红火。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村里网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快递也多了起来。村委会为方便群众,在村部活动广场建立了快递收发室,实行监控管理,24小时营业,不收任何费用。

  不仅如此,村里还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融合各民族文化,在充实业余生活的同时,凝聚民心、汇聚民力。通过设立“草原书屋”,引进蒙汉两种文字的书籍,让“草原书屋”成为了村民交流的“知心屋”。

  每年年底,嘎查都会举办盛大的“集体过大年”活动,届时全村人聚在一起围桌热聊,写对联、包饺子、看节目,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正如村党支部书记陈秀峰所言,“荣誉是买不来的,是我们全村人共同努力得来的”。南大德号嘎查用生动实践在中华大地上描绘出了一幅民族大团结的感人画面,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氛围更加浓厚,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这里常开长盛。(记者 白鹭)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117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大漠深处奇美粉红湖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