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通辽 > 正文

  “56岁还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多亏有了‘零工市场’!”开鲁县居民刘丛宪在“零工市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匹配到一份门卫工作,这让因为年龄偏大在应聘时屡屡碰壁的刘丛宪惊喜不已。

  开鲁县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通过加强“零工市场”建设,优化提升就业服务,搭建起企业与求职者对接的桥梁,为各类求职者提供职业咨询服务,拓宽就业渠道,让群众就业有去处、增收有门路。“现在科技发达了,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更多用工信息,我们也紧跟时代步伐,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平台推介工作岗位。”开鲁县“零工市场”运营负责人张志刚介绍,目前“零工市场”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快手等平台,共发布作品540篇,全网粉丝数超过20万,通过直播带岗帮助更多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实现了灵活就业。

  “零工市场”架起了群众就业“暖心桥”,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在“零工市场”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过去只能在马路边‘蹲’活儿,没有保障不说,夏天热冬天冷太遭罪了!现在工作人员上门推荐岗位,直接对接用工企业,能快速找到工作,工资还有保障。”外出务工人员金乌恩吉感激地说。

  今年7月,科左中旗“零工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前来求职应聘的人络绎不绝。为更好地实现用工企业与务工人员对接,该旗建立了“零工市场”综合服务大厅,内设综合服务、岗位对接、人力资源、职业技能培训等功能区域,提供信息发布、就业政策咨询、就业登记、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困难帮扶等“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实现零工就业“有岗位”、求职“有帮手”、权益“有保障”、环境“有改善”,充分满足群众求职就业需求,确保零散务工人员“进得来、留得下,有活干、能挣钱”。

  目前,通辽市已经构建“1+9”“零工市场”体系,即1个线上“零工市场”+9个线下“零工市场”。“通辽零工”线上服务平台已与9个旗县市区线下“零工市场”实现就业服务互融互通,即时更新信息,畅通沟通渠道,实现就业信息“一网化”共享。同时,为打造天凉能取暖、天热能纳凉的“零工之家”,设置职工书屋、应急救护等专区,提供休息洽谈、应急救护等暖心服务;联合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和街道社区志愿者,下沉零工聚集地,诚邀零工从业人员走进“零工市场”,逐步实现零工找活儿“退路进屋”,实现方便快捷地接单干活,打造了一批就业有保障、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累了有位坐、手机电车可充电、饭菜能加热、闲时有书看的温暖“港湾”。

  截至目前,全市线下“零工市场”累计发布用工信息63080条,成功就业6510人。通辽“零工市场”服务平台总访问量4.8万,注册零工用户3773人,通过平台建立沟通2756次。(记者 包乌云 通讯员 刘郡 吕志敏)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1032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大美边疆·飞阅内蒙古】苍茫云海间 俯瞰马鞍山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