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不下田?合作医疗不花钱?是的,有一种幸福,叫背靠大树好乘凉。开鲁县吉日嘎郎吐镇保发村群众在村“两委”班子的带动下,跑出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加速度,也大大提高了幸福指数。
儿子在翻晒满院子的红干椒,她和儿媳有说有笑地择芹菜,准备包饺子。张桂芬一家人的幸福,藏在一年的收获里,也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村上对我们太好了!今年全家的合作医疗少花了2800块钱。”张桂芬美滋滋地“显摆”起来。张桂芬老两口与儿子一家三口共同生活,村上不只给她们五口人上了合作医疗,连她远嫁外省、户口未迁出的两个女儿也沾了光。
暖了心的,不止张桂芬一人、一家,全村562户、1550人一户没落、一人不差。
“今年一共花了62万元。不出意外的话,近三年都能给全村老百姓把合作医疗交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侯玉林说。
62万不是小数目,钱从哪里来?近三年都会给村民交齐,底气又从哪里来?
“我们村这几年集体经济收入不错,一块是通过实施社会化服务等的经营性收入,再一个就是到期机动地发包和新增耕地收费。如何把钱反哺给农牧民,经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大会研究决定,为全村农牧民缴纳合作医疗。” 侯玉林介绍说。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集体经济强不强,就看“领头羊”。保发村实有耕地9100亩,以种植玉米、红干椒为主。土地分散、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传统种植模式,阻碍了先进技术和现代农机的集中应用。2019年,保发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保旺农业专业合作社”,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和农牧业竞争优势。通过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探索创新,引导农户自愿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统购种子、化肥和产中“耕、种、防、收”四个环节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种地成本,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耕、种、防、收我们都不用去田间干活,秋收时合作社把玉米棒直接给运送到家,真是省力又省钱。”村民徐玉祥经营商店,妻子在保险公司上班,今年他把60多亩地全都托管给了合作社,自己则全身心当起了老板,他说,新的种地模式让他幸福感满满。
今年,合作社对全村4200亩耕地进行托管。包括徐玉祥夫妇在内的132户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当起了甩手掌柜、工薪一族,年人均纯收入增加5000元。
保发村村委会副主任、保旺农业专业合作社监事长颜庆春介绍,通过推进社会化服务,加大了优良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降低了种地成本、增加了土地收益。亩均可减肥40%、减药40%、省水50%、省电60%,平均亩增产200斤。
“通过这几年对农户土地进行托管,大大提高了农户收入,在托管的四个环节,每亩能帮老百姓提高收入40—50块钱,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拉近了村干部与农户的关系。” 颜庆春说,今年,村里还争取到上级125万元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购买了大型农机具,下一步,村集体准备把机具以租赁的方式租给合作社。“这样能大大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农户服务,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能增加至少10万元。” 颜庆春说,未来,保发村群众将享受到更多发展红利。(特约通讯员 胡建华 通讯员 郭大蕾 寇立军 宋绍莹)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