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出台《通辽市政策落地工程实施方案》,梳理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重点任务115项,配套政策制定落实举措90项,提出国家重大战略及政策落实69项……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一盘棋统筹、一体化推进、一揽子保障原则,以实干笃行、奋楫争先的干劲,全力推动各项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
解锁玉米“高产密码”,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堪称一把“金钥匙”。由于连续六年推广应用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我市万亩片平均产量达到每亩1247.22公斤,刷新了全国粮食主产区万亩单产纪录。
将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市大力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行业头部企业,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项目,着力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在科尔沁区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年产20万吨法兰项目和年产200万吨铸锻件项目建设鏖战正酣。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曲锋增说:“这两个项目将实现通辽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从塔筒、叶片、风电主机、风电机舱罩到铸锻件、法兰等全部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制造。”
一批批重点项目的背后,是我市积极推进“政策落地工程”的重大决心。今年以来,我市将政策落地工程摆在首要位置,全力确保各项政策从“纸面”切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生动实践”。
我市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六个工程”专项工作组,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牵头负责的工作专班,调度各方、统筹全市推动工作落实。制定出台《通辽市政策落地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更具针对性、更富实效、更加精准的3个方面14条重点举措和“3+1+1”政策矩阵,涵盖各类别302项清单任务,对国家、自治区赋予的利好政策逐一研究调度,逐一谋划落实。同时,建立健全“分类推进、动态调整、定期调度、督办通报、宣传推广、考核评价”工作机制,切实把每项政策变成实打实的举措,确保办一件成一件、实施一项见效一项。
为把政策落地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市发改委坚持“实质进展每周报、重大进展及时报、全面进展每月报”调度机制,全力做好跟踪问效、盯办盯跑工作,以目标导向倒逼工作落实,统筹督促各部门深研政策、科学谋划、精准发力,将存在问题列为重点督办事项跟进落实,进一步构建市级部门牵头、责任单位配合、旗县市区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全力以赴推动各项政策“开花结果”。截至目前,纳入市级统筹推进的302项任务,取得重大进展125项、显著进展76项、阶段性进展101项;计划总投资698.11亿元,已落实140亿元。
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的115项重点任务,正按序时进度有力推进,有55项取得重大进展、32项取得显著进展、28项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中,通辽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海关总署正式验收批复,即将封关运营;万亩片平均产量1247.22公斤/亩、十万亩吨粮田产量为1042公斤/亩、百万亩核心区测产结果为945.29公斤/亩,分别创全国粮食主产区万亩、十万亩、百万亩单产纪录。
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贯彻《意见》重大项目清单涉及我市的16个项目总投资46.4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8.32亿元。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配套光伏玻璃、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12个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
配套政策持续跟进。围绕38个国家部委单位、企业已出台的47项配套政策,市民政局、应急管理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文旅广电局、体育局、国家电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企业主动向上衔接,制定落实举措90项、落实方案或响应文件22项。
国家重大战略及政策精准落实。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国家重大战略涉及我市的69项政策进一步释放红利,有23项取得重大进展、18项取得显著进展、28项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中,实施以工代赈项目9个,到位中央预算内和中央财政衔接资金3618万元,计划带动当地群众就业575人,发放劳务报酬1073.16万元;获批LXB项目中央专项资金7.33亿元、自治区专项资金2.76亿元;生态环保项目储备库中列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项目1个,争取2024年生态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项目5个、共2059.4万元。
政策拓展衔接增效。涉及试点平台示范类政策、特殊类型地区及其他类政策的55项政策取得积极成效,其中21项取得重大进展、9项取得显著进展、25项取得阶段性进展。《通辽市推进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2024—2026年)》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水利部终审,我市入选全国推进再生水利用50个重点城市。通辽市体育公园(科左后旗)、儿童福利院、光荣院、中医院制剂室及地下停车场等新建项目获批上级资金5650万元。市政管道老化更新综合改造试点项目获自治区专项扶持资金2480万元,完成投资约1000万元。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城市、国家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建成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项目,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立通辽市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机制。
争资立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至11月,全市争取到位上级预算内项目资金97.37亿元,超出2023年到位争资总额。获批高标准农田、水利、市政、民生服务等领域项目87个,到位国债资金102.32亿元,获批项目个数和资金额度均位列全区首位。申报国家部委2024年两批次专项债项目30个,审核通过22个,已有5个项目获得2.08亿元资金支持;储备超长期国债项目287个,总投资272.8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需求164.59亿元。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合计664个,总投资12767亿元。(记者 包乌云)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