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稼衣专利隔湿透光保温被让寒区冬季温室日照延长5小时,立体通风系统可以减少作物病虫害,水蓄热循环系统环保增温,智慧物联系统实现无忧管理……这样集多项专利技术于一体的设施农业,您了解吗?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大地,开鲁县黑龙坝镇“咱家菜园”生态农场里一棚棚羊肚菌正“铆足劲”生长。与传统设施农业需要大量人工相比,这里只需一部手机便能完成整个园区22栋温室的智能管控。
“棚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土壤温湿度、酸碱度等,在手机上都可以看到。有了这个远程遥控系统,哪怕是坐在家里,也可以遥控温室内的所有设施。”“咱家菜园”总经理赵梓元一边演示一边介绍。
智能物联系统相当于给设施农业安装了一个“最强大脑”,可以实时调节大棚的温湿度,实现自动通风、智能采集农业数据,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除了智能物联系统,棚内采用的水蓄热循环系统利用太阳能让夜晚的作物享受到“温暖呵护”;隔湿透光保温被的使用,让作物在盖着厚厚“保温被”的同时,依然能很好地完成光合作用;立体通风系统则可以改变棚内风的方向,促进作物生长。集30多项专利于一身的温室成为寒区发展设施农业的“新宠”。
打好“科技牌”,走实“生态路”。我们不创造自然,我们模仿自然。赵梓元坦言,生态农场秉持“家门口的鲜儿,小时候的味儿”的初心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产有机生态食品。
“我们采用生态古法种植和生态古法养殖,食用菌、瓜果蔬菜追肥用的都是有机肥,采取物理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控,坚持用健康食材守护百姓的健康餐桌。”赵梓元说。
设施农业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咱家菜园”生态农场是一个集科技、智能、文化、教育、推广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区,是全县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实践教学基地,把培训课堂搬到园区田间地头,让农民学会科学种植的同时,掌握技术致富的“金钥匙”。
“下一步,我们将以‘全面推进、重点突出’设施农业产业为发展原则,创新推动以科技温室、精细瓜菜、棚室菌菇、梨果葡萄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实施‘示范园区+农户庭院’发展模式,形成‘一村一品’,实现同轴运转、抱团发展、合作共富,逐步形成棚膜特色产业覆盖全镇,助力产业全面提升,打造设施农业特色小镇,最终形成‘镇域有特色、村级有亮点、产业有带动、发展有规模’的布局,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黑龙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段冰雪说。
黑龙坝镇坚持“农业为根、文化为魂、产业为路”的发展理念,融合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等多种元素,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地域文化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特约通讯员 吕志敏 通讯员 王帅 高默含 孙致富)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