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冬闲”时节,开鲁县麦新镇苏家堡村的蔬菜大棚内却是生机盎然,村党支部书记马景立正带着工人们采摘辣椒、茄子等蔬菜。打包好的蔬菜就近送到集市、商超进行销售,反季种植不仅丰富了当地百姓的“菜篮子”,也充盈了集体经济的“钱袋子”。
说起收益,马景立脸上洋溢着喜悦:“一栋棚占地面积一亩,一年能种三茬菜,纯收益在3万元以上,3栋大棚一年能为村集体创收8—9万元。”
马景立介绍,2023年,苏家堡村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3栋温室大棚,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统一经营,发展蔬菜产业。反季种植的尖椒、黄瓜等蔬菜收益归村集体所有。
那边蔬菜绿意盎然,这边蘑菇收入可观。
在黑龙坝镇“咱家菜园”生态农场,一朵朵形似羊肚的蘑菇撑起褐色的“小伞”,有的个大肉厚、肥硕饱满,有的刚刚破土而出、长势喜人。管理人员郑福来介绍,他们培育的是羊肚菌,药食两用,素有“百菌之王”的美称,因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口感柔嫩、味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非常高,深受食客的喜爱。
“羊肚菌是2024年9月末培育的,12月17日开始采收,现在看亩产800—1000斤左右,能出10—11万元。”郑福来笑着说,羊肚菌在仲冬时节“抢鲜”上市,有着每斤140元的不菲“身价”,热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咱家菜园”生态农场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拥有22栋智能温室,采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生态园区”的模式运营。“科技范儿”十足的生态农场不仅实现四季丰收,还拓宽了附近村民的就业渠道。
冬闲人不闲,大棚忙赚钱。榆树林村村民杨晓艳正小心翼翼地采摘、码装鲜嫩的羊肚菌,脸上洋溢着喜悦。她说,每天工作6—9小时,每小时工资15元,一年有近7个月在这里务工,足不出村就有了不错的收入。“种地和接送孩子都不耽误,一年还能多收入2万多块钱,真挺好的。”杨晓艳满脸笑容地说。
据了解,“咱家菜园”生态农场每年长期用工20—50人,年人均工资2—3万元。
近年来,开鲁县立足农业大县实际,优化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冬季温室大棚反季种植,以农兴业、以农富民。截至目前,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2万余亩,示范带动农户2万余户,户均增收8000元左右。“温室经济”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种植户增收的新引擎,念活了“冬忙”致富经。(通讯员 胡建华 邵云哲 米彦芳 孙志富)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