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通辽 > 正文

  “自从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进入我市,在中心城区实施市政园林标准化养护以来,我们切身体验到了道路的平整,头一天晚间下班发现道路有破损的现象,第二天早晨上班就铺平了……公司用见缝插针的方式布局城市公园,见缝插绿、增绿补绿,小而美、看似不起眼的‘口袋公园’,不仅提高了市民对绿地的感知度和获取度,也扮靓了城市微空间,成为提升城市品质、装扮美好生活的点睛之笔。可以说,我们城市的颜值更靓丽了。”1月12日,在北京建工养护集团公司通辽分公司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恳谈会上,通辽市第六届政协委员朱岩感慨地说道。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市政设施养护管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迈上新台阶,让广大市民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生活得更惬意、更舒心、更美好。让市民在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科学决策

  推动城市管理迈向崭新时代

  美观、靓丽的市容市貌,是一座城市最直观的形象,也是城市内涵的外化表征。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既需要高标准的建设,更有赖于精细化的管养。

  伴随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市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新建市政设施品类和数量逐年增长,城市管理保障需求也急剧增加。如何在城市管理中精益求精、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养护的效率与质量,让城市发展更有气质、市民生活更有品质,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要强化精细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做足‘绣花’功夫,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更多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让城市运行更加高效便捷、安全有序。”时任市政府主要领导在专题调研中心城区规划工作时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出了药方。

  紧跟思想引领,坚持高位推进,通辽吹响了城市管理向着更加精细化、科学化进军的号角。2021年12月,市委、市政府在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本着“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理念,通过公开招标引进专业市政养护队伍北京建工养护集团,实施中心城区市政园林养护标准化项目。

  从宏观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从技术上发力。北京建工养护集团进驻我市以后,视信任为责任,视使命如生命,成立通辽分公司。通过“信息化引领+精细化养护”的核心理念,建立了涵盖管养内容、标准规范、资金拨付、人员装备、考核标准的“一体化管养”模式,对中心城区772.585万平方米道路、18座桥梁、71万米排水管线、24座泵站、12500万盏路灯、813.864万平方米绿化等市政设施实施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服务与精细化管理,同时承担应急抢险、城区防汛、备勤保障等工作。

  历经三年的努力,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以扎实的作风、务实的举措圆满完成各项工作,资源配置更优化,权责关系更明晰,保障服务更高效。做到了市民出行满意度、设施管养服务水平提高,同时,对重点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监测,降低了设施风险,通过集约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降低了设施维护费用,实现了“三清四化”的市政养护目标。

  精细养护

  雕琢城市容貌“高颜值”

  立足于“早”,落实于“实”,完善于“细”。道路是否平整顺畅、夜晚路灯是否明亮、地下排水是否畅通无阻、桥梁是否稳固安全……只有这些事关民生的市政设施得到精细化管护,城市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更加舒心。他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勤勉尽责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去拼搏。

  对出现的事故问题,他们找准“病灶”,检视“病因”,深挖“病根”。供水管网犹如“血脉”,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着生命之水。2024年5月20日的夜里12时,霍林河大街与福利路交叉口处,因供水主管道断裂,造成新城区大面积停水,3万户居民无水可用,断裂管道漏水量大、淤泥堵塞、抢修工作难度较大。接到通知后,北京建工养护集团第一时间组织养护作业人员火速抵达现场配合供水公司全力抢修,仅用4小时就完成了供水管网修复及路面通行,保障了居民的供水。

  “妈妈,走累了咱就在这椅子上歇一会儿,这里景致多好啊!姑娘不要乱跑,要爱护这里的花草啊!”2024年7月3日傍晚,通辽市民王女士领着7岁的女儿和老母亲从小区出来,溜达到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二道河大街与门达路交汇处名为“缀园”的“口袋公园”,被这里的精美环境和方便的设施吸引,坐下来小憩。

  放眼望去,园内小路用红色透水混凝土铺装,色彩鲜艳,廊架、座椅等休闲设施错落有致。4块绿地统一设计,形成一个“圆”;使用美国红枫、木绣球为基调树种造景,增加季相景观,让人感觉独具匠心,赏心悦目。市民刘祥感慨道,“现在走到哪都有绿树环绕,绿色真的成了我们城市里尽收眼底的颜色,生活在这样宜人的城市里怎能不叫人幸福?”体现了精耕细作的作风,精雕细琢的标准,精益求精的态度。

  通辽诗人闫玉果在《城市园丁之歌》中这样赞美该公司养护工人:

  ……

  夜幕降临,星辰闪烁,

  养护的工人,收起工具,

  留下的是满城的花香,和一地的星光,

  他们微笑着,走向下一个黎明。

  勤奋的手,编织了绿色的梦,

  坚韧的心,铸就了美丽的城,

  养护的工人啊,你是这城市的精灵,

  用爱与汗水,书写着生命的赞歌。

  他们用汗水浇灌收获, 以实干笃定前行,凭信心赢得民心。

  “这里还有浮尘,需要彻底清扫,保证原路面洁净干燥,滚涂时才能坚固耐用。”2024年6月21日,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慢行路面提升项目负责人勾晓营用洁白的手套在开发区门达路与青龙山大街交汇处的路面上擦拭了一下,马上对现场工人进行警示。随后,他又来到门达路与凤凰山大街交汇处观察工人用电动搅拌机将彩色防滑材料搅拌均匀,把搅拌好的混合料倒在工作面上,4名工人用刮板进行刮平,刮平后立即用滚筒进行滚涂。勾晓营走上前去,弯下腰,仔细看着刮平的工作面。“这里有两道斜纹,不平,需要再刮一下。”勾晓营指着一块工作面严肃地说。

  为进一步提升路域环境“颜值”,增添人居环境“气质”,自2024年4月27日起,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在通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指导下,参照北京CBD精细化打造理念,结合通辽实际情况对重点街路进行“微改慢行重提升”。

  满城绿荫下,一条条道路见证着城市的“蝶变”。开发区人行道地砖铺设工作,不同于以往的小修小补,这次将整条人行道都纳入了施工范围。施工负责人说,“当路面病害较多时,我们会进行一次性整体修复,这样既会提升路面整体平整度又会使道路变得美观。”坚持高起点谋划,坚持高标准推进,坚持高质量落实。

  市政管养无小事,一点一滴系民生。发扬事不过夜精神,保持雷厉风行作风。为了缓解主要街道因施工造成的拥堵,最大程度降低对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将“精细化养护、无痕化服务”的标准和夜间养护作业经验全面引入进来,实现了紧急类病害24小时内修复。一线调度指导,一线解决问题,一线推动落实。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执行经理孟召阳说,“用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营造‘畅、安、舒、美’的城市环境,让市民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整座城市环境发生的变化, 是我们一直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在“实”上下功夫,在“新”上出成果,在“难”上求突破。为中心城区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的市政养护离不开一支技术过硬、和谐团结、敢打硬仗的专业化队伍。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结合中心城区市政园林养护工作的需求,合理配备养护管理人员,推行“巡养分离”的管理模式,组建专业的巡查队伍,建立道路、绿化等专业标准化养护作业队伍,对养护人员进行岗前业务培训及考核,提升专业素质,通过标准化养护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管养服务水平。

  用行动作答,拿成果说话;以实干为荣,用成绩说话。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市政养护道路专业共维修人行步道、车行道21.05万平方米,路缘石5.36万米;桥梁专业共维修桥梁路面0.46万平方米,桥梁伸缩装置7.3米,桥梁护栏1990米,桥梁裂缝浇灌3.19万米;排水专业共疏通管线504.44公里,维修检查井、雨水井3575座,清掏检查井、雨水井2.12万座;泵站专业共排水807.8万立方米,清淤2.56立方米;路灯专业维修照明设施910个,更换维修线路1.4万米;绿化专业共补植乔木6417棵,灌木998株,绿篱12601.16平方米,地被490万株,草坪367.43万平方米。坚持高定位、追求高标准、保持高效率。

  如今,夜晚明亮的路灯下车辆穿梭在大街小巷,平坦的道路上行人在惬意漫步,郁郁葱葱的树叶在微风吹拂下发出“飒飒”声响,花海和树木相映成趣,显得分外美丽……

  智慧市政

  让城市管护“尽收眼底”

  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上下践行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秉持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在做事的精深、厚度上下功夫,在工作的品质、水准上做文章。浇水作业车辆水位一目了然、城市内积水区域情况了如指掌、泵站水位达到排放高度自动报警、公园里的树木准备实施浇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物联网智能感知设备被运用到市政养护中来,让城市变得更加“聪明”。

  走进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一体化养护指挥中心,通辽市智慧城管市政管理平台的电子大屏幕映入眼帘,道路养护进度、绿化土壤墒情、路灯GIS分布及照明等情况清晰可见,桥梁健康状态、泵站排水水位等数据一清二楚。

  “有了精细化管理平台,我们就如同有了‘顺风耳’和‘千里眼’,该管理平台把多方面监测系统综合在一起,通过各种各样的监测设备,实现了对区域内道路、路灯、绿化、泵站、桥梁等节点的24小时全天候监测。哪里出现问题,我们都能第一时间在屏幕上看到。”平台调度中心副主任赵墨香自豪地说道。

  屏幕前,一组组数据被精准地呈现,一项项问题被科学地分析。屏幕后,工作人员利用物联网智能感知设备,进行绿化土壤墒情监测、积水点监测、桥梁健康状态监测、泵站排水水位监测,并实时反馈市政设施运行状态。

  管理网格化、工作扁平化、手段智能化。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工作精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多项先进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智能化管理水平,为城市管理和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已经成为当下市政养护的必由之路。这样,就使得工作责任压实到位,工作机制健全到位,工作力量充实到位。

  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运用AI图像智能识别病害技术,通过车载、电动车设备巡查,能够自动发现道路病害并上报至平台,进行系统化处理病害。目前,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正与阿里巴巴高德深化合作,努力为中心城区提供更科学、更精准的市政养护。

  在精细化管理平台打造的标准化养护管理体系下,如今,我市中心城区养护已实现了让每条道路、每个设施都有对应的“管家”,形成了每项“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的良好局面。

  做好市政养护这篇文章,不仅要在修补工作上下足“绣花”功夫,更要在预防性养护上求得新突破,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瞄准一流水平、对照一流标准、争创一流业绩。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不断强化养护意识,持续转变养护方式,摒弃了“不坏不修、坏了才修,坏的越严重越先修”的传统养护理念,将预防性养护理念真正融入进养护工作中,充分运用市政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平台,利用AI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科学的制定出养护计划及相应的预算资金,节省人力和资金投入,通过系统平台积累的城市设施养护业务大数据资源,分析病害分布、 病害类型、养护作业处置效率、工作量统计完成率,多个维度判定病害的来源,为预防性养护、制定养护计划提供数据辅助决策支持。“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工作作风,“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良好习惯。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我将无我的责任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有什么样的奋斗姿态,就有什么样的事业成就。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上下同心,锚定干事创业的“坐标系”,掌握攻坚克难的“真本领”,交出真绩实效的“好答卷”。站在新的起点,迎着时代发展的浪潮,北京建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谱新篇。将再鼓干劲、再提水平、再求突破,以更精细化管理镌刻城市更靓丽颜值。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1218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飞阅内蒙古 秋色满青城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