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营商环境的优劣成为影响人才、资金、项目流向的关键因素,优化营商环境已然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务服务改革作为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环节和改革为民的生动实践,与优化营商环境息息相关。在此要求下,如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问题备受关注。记者就此采访了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欣欣。
王欣欣说,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营商环境建设为重要抓手,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我市将营商环境建设列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一号工程”。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统筹角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整体规划,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4.0方案,锚定打造“四个通辽”,志在成为蒙东地区营商环境的典范。通过明确“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年”的定位,制定全面的行动方案,不仅高质量完成创新突破年“1+5”实施方案 440 项任务,还在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市场主体满意度持续领跑全区。
政务服务方面,我市在政务服务领域大胆创新,推出“绿色荞麦”等 12 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一件事”服务,巧妙地将产业链与服务链深度融合。同时,无证明城市、数字化政务门牌等 6 大类 22 个平台系统全面上线,借助“政小通”全时直播直办和 AI 数字人直播服务,成功解决了 4.3 万项问题,“一业一证”改革更是让 15 个行业实现“一证准营”,极大地提升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与智能化水平。在全区率先出台《通辽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全市12345便民热线“四率”均达95%以上。
要素保障方面,我市积极探索新模式。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并“四证齐发”,使企业能够快速开工建设;企业“融资码”的推出,助力 106 家企业精准融资;建成全区首家科技服务业协会,挖掘专利210件并促成交易1200万元;市政工程类报装业务和外线审批线上并联办理,简易工程实行告知承诺制,将办理时限大幅压缩至 10 个工作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要素支持。
法治监管方面,在全区率先开展“执破融合”和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改革工作,执行到位资金1175.23万元。全区率先上线排斥潜在投标人检测功能,实现远程异地评标、投标保证金“秒”退、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不见面开标四个100%。在全区率先开展个体工商户线下“分类”培育工作,新增“个转企”125户。推行审慎包容柔性执法模式,全市办理“轻微免罚”“首违不罚”案件1806件,从轻、减轻处罚案件791件,减免处罚1171.21万元。
政商关系方面,我市着力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建立项目管家全程服务机制,创新“两端”会商、“亲清半月谈”等制度,确保企业诉求直达决策层。“企业专享服务空间”及线上“享通辽”服务专区的设立,实现了 176 项政策的便捷共享,21项政策“免申即享、一线直达”,兑现资金 2223 万元。全区首家“四位一体”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的成立,使涉企案件最快 20 天即可办结,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25 年,我市以“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提升年”为主题,以“数字 + 产业化营商环境”为主线,锚定打造自治区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目标,全力擦亮“近悦远来、营在通辽”的品牌。我市将从构建营商环境链式服务体系、优化提升补齐短板、服务主导产业发展三个方面重点发力。通过谋划七条服务链、实施七个优化工程以及制定 7个产业专项方案,全面构建营商新生态,补齐短板弱项,推动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房地产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实现提档升级与集群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通辽营商环境的辉煌篇章。(记者 白永梅 通讯员 杨永利)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