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蒙古袍,舞动红绸,伴随音乐踏足而歌……在库伦旗,有一个赫赫有名的民间艺术团——库伦旗老年体协乌兰牧骑,一直以跳原汁原味的传统安代舞为特色,将原生态安代舞舞出了国门。
近日,记者来到库伦旗老年体协乌兰牧骑文化艺术中心的排练厅,见到了艺术中心主任兼团长、市级安代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双白乙拉。说起安代舞,双白乙拉难掩满心的挚爱。他向记者介绍说,库伦旗素有“中国安代艺术之乡”的美誉,很多人都会跳现代安代、广场安代、舞台安代,但是会跳传统安代的人却寥寥无几。退休后,双白乙拉萌生了把安代舞爱好者组织起来进行表演,将草原上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的想法。2009年,由双白乙拉组建的“草根”艺术团正式成立。
艺术团成立后经常参加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演出活动,不但把健康的精神追求与美的享受带给广大群众,还将古老的安代艺术带上了全国乃至国际舞台。2012年6月,“草根”艺术团受邀参加在韩国举办的“多彩秋韵——第二届全国中老年才艺展演”,代表作《激情安代》荣获特等奖、创作奖及组织奖。2017年5月,应香港天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邀请,艺术团赴香港参加“舞动夕阳·唱响香港”全国综艺大赛并荣获金奖。2018年1月,“草根”艺术团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局授予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称号。
2018年,“草根”艺术团划归库伦旗老年体协,更名为库伦旗老年体协乌兰牧骑,队员由最初的6人发展至近60人。副团长山虎是自治区级安代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家乡就是安代舞的发源地养畜牧村。除了市级安代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双白乙拉之外,团里还有旗级安代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名、科尔沁民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
团长双白乙拉说,团员们对安代舞都有着超乎常人的艺术热情,他们都是普通的离退休职工、个体业主和农牧民,平时都有各自的工作。但是只要有演出,大家都会放下手头的事儿,全身心投入到排练表演中。除了让原生态安代舞迸发出新活力,团里还时常推陈出新,创编新作品,讴歌新时代新生活。比如最近创编的舞蹈《民族团结一家亲》,通过创新舞蹈形式,将汉族秧歌舞与蒙古族安代舞相结合,舞出了民族的特性,唱出了民族团结的赞歌,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近年来,双白乙拉和他的团员们多次参加全国各地的演出活动,两次被评为自治区十佳民间剧团。去年9月,还在锡林浩特市举办的全区老年人广场舞交流活动中荣获第一名。截至目前,库伦旗老年体协乌兰牧骑已深入嘎查村和社区开展演出百余场,观看群众45万人次。每年对各乡镇、嘎查村的文艺骨干进行培训,辐射带动库伦旗9个苏木、镇(场)和9个社区的150多个文艺团体、文艺骨干1万多人。
多年来,库伦人民深挖安代文化艺术,用最炽热的民族情感传承着民族血脉,不断推进安代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将库伦安代名片送到每一片热爱民族文化的土地上。(记者 聂红杰 通讯员 曲思齐)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