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通辽 > 正文

  吉祥寓意的剪纸、活灵活现的皮雕、造型精美的潮尔……春节期间,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号召辖区非遗传承工作室向广大市民开放,市民和游客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多彩非遗,感受文化魅力。

  春节期间,通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潮尔琴制作技艺传承人石晓涛一直在展厅内接待前来参观的游客,向他们讲述潮尔的历史故事和潮尔琴制作技艺的发展脉络,并现场演奏潮尔,让大家欣赏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参观了展厅,了解了潮尔的制作技艺,听非遗传承人讲述非遗故事,亲手拨动琴弦,听到它圆润、低回婉转的音色,发现非遗离我们这么近。”市民倪珞琳说。

  “对潮尔的传承和保护,更多的是让孩子们了解潮尔,了解它的制作过程、演奏风格、特色及发展前景,孩子们感兴趣,非遗才能得到保护和传承。”石晓涛说。

  近年来,开发区积极推动非遗回归生活“场景”,融入百姓“日常”,成为社区文化“主角”,为非遗在社区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浓郁的人文环境。在位于新城街道河畔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蓝斑人手工皮具工作室内,通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皮具制作技艺传承人桂林,正在向孩子们讲解皮具制作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制作步骤,并指导小朋友们动手参与到手工皮具的裁边、打孔、穿线、缝制过程中来。“春节期间,工作室也对居民开放,居民可以带孩子过来一起参与手工制作,向更多的人推广非遗。”桂林说。

  “听传承人讲历史故事和制作技艺,尤其是亲手体验非遗制作,感觉很新奇,也向我打开了一扇知识的大门,让我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市民高宇铭洋说。

  春节期间,开发区通过开展“民俗添福运、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以“非遗+春节”为切入点,推动新春游与非遗深度融合,不断提升非遗的普及度、参与度,让辖区百姓在欢庆节日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魏新曈)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0834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滑冰戏雪季 幸福满青城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