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开鲁县各工业企业吹响了复工复产的“集结号”,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热潮。工厂车间热火朝天,返岗员工干劲十足,各企业纷纷开足马力,全力奋战一季度“开门红”。
走进内蒙古圣雪大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专注完成每一道生产工序。公司负责人介绍,为确保节后能够顺利复产,他们在春节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储备了足够的原材料,并对所有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维护。
“我公司计划今年推进新项目建设,引进大量的技术人才,为新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内蒙古圣雪大成制药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姜飞介绍说。
内蒙古圣雪大成制药有限公司2018年6月在开鲁县开工建设。2024年生产盐酸土霉素1800吨、土霉素碱2000吨、预混剂4500吨、硫酸链霉素500吨。
这边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那边企业奋进冲刺力争“开门红”。在内蒙古华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酵车间中控室,工人们专注地坐在控制台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双手熟练地操作着键盘和鼠标。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精准地调控适合微生物发酵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空气流量等参数,确保微生物“茁壮成长”。
“目前,我们公司全体员工已经基本到位,因为产品一直供不应求,正在想办法提高产量,实现多销售。新的一年我们计划在土霉素产业链方面向上发展、向下延伸。现在淀粉乳车间和新建的豆粉车间也已经投产。公司所有员工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内蒙古华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王志青说。
开鲁县各工业企业以开局就是冲刺的状态抓生产、赶订单、拓市场,迎接新春“开门红”。开鲁县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
“2025年,通辽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将坚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突出打造生物医药开发区平台,让产业特色更特、优势更优。通辽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将坚持围绕创建中国最大的玉米生物发酵基地、国家级原料药基地和国家级大健康产业基地目标不动摇,完善化工集中区建设。重点推进玉王、华曙、圣达、圣雪生物医药产业达产达效;推进玉王30万吨赖氨酸,圣雪大成大观霉素、金霉素,安洲药业辛伐他汀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华欣、安洲、世洋、昶辉企业由原料药向高端制剂、成品药方向发展。”通辽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马凤军说。(秦笑波 吴月丽 秦英)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