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被国家确定为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强化政策扶持,营造创业氛围,完善服务平台,夯实要素保障,引导民营企业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持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入选2024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获2024内蒙古科技创新民营企业30强荣誉;内蒙古及东北地区首个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增量配电网项目220kV变电站在奈曼旗顺利投运;市法院出台《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二十五条措施》等文件……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市被国家确定为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强化政策扶持,营造创业氛围,完善服务平台,夯实要素保障,引导民营企业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持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从业人员达110万人,新增就业岗位16.2万个。全市市场经营主体32万户,其中民营经济经营主体31万户,占比97%;全市民间投资完成23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6.2%。全市68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56家,占比82.4%;全市41家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中,民营企业占32家,占比78%;全市39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中,民营企业占33家,占比84.6%。全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比进一步提高,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政策保驾护航 民营经济“信心足”
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营造利于民营经济“生长”的环境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为加强党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市委在2024年将通辽市非公经济(民营经济)领导小组调整为通辽市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高位推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同时,构建“局委办”一体统筹工作机制,即成立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和市重点民营企业党委,两家单位合署办公,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日常工作。
2024年,《通辽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围绕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全生命周期,在推进市场公平准入、加强金融支持、增强人力资源支撑、支持科技创新、强化法制保障、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等9个方面提出了23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制定《通辽市重点民营企业名单》,确定民营经济服务和党建引领的重点企业33家。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举措、机制等,引导各地各部门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全市签约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609个,到位资金393亿元。继续在冶金、有色、化工、建材、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逐步提高行业绿色制造水平,2024年全市6家企业获批自治区级绿色工厂。
充足的阳光、雨露和土壤,让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充分。
拼服务 民营企业活力强
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走。
通辽市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围绕民营企业关心的执法监管、政策兑现、涉企服务等问题,推出一系列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服务举措。
创新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无证明城市”等118项国家级、自治区级亮点举措。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和政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推动国务院21个“一件事”、自治区3个“一件事”全部落地,创新推出“绿色荞麦”“肉牛产业”等12个本地特色“一件事”,全流程办理时限压减48.7%;持续深化“一网通办”,1101个事项实现全程网办,979项高频事项实现“掌上办”,位居全区第一;升级“帮您办”服务,上线视频帮代办系统,持续提升涉企增值服务能力。现已设立10个企业服务专区,梳理公布涉企政务服务事项933项、涉企“一件事”事项128项、增值化服务事项49项,累计为1.1万家企业提供帮代办服务,助力1261个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提速。推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供地新模式,打造“工程帮”智能专区,推出企业“融资码”,建成“企业专享服务空间”,创新推行“事业编企业用”,确保要素保障精准供给;创新开展了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试点工作,现已完成“全量分型”个体工商户16.14万户,线下“分类”列入名、特、优、新培育库542户,新增“个转企”112户,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金融是重要一环。我市提高金融服务质效,以金融“活水”润泽民营经济。发挥“信易贷”平台对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共为中小微企业放款15.17亿元,放款规模位居全区首位。
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2024年全市民营企业、普惠型小微企业、科技金融贷款分别增长31.5%、27.8%和25.2%。
强化政策落地。依托“蒙企通”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发布521个涉企文件,发挥平台政策超市、政策匹配等功能向民营市场主体精准推送政策文件。开展梳理2023年以来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未兑现情况工作。
向“新”生长 民营经济后劲足
观念一转天地宽。
2024年9月,中建材通辽矽砂工业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2024年8月,中建材通辽矽砂工业有限公司甘旗卡砂矿年产30万吨光伏砂及20万吨低铁长石生产线项目启动全线试生产,是国内唯一一条可将沙漠砂转化为光伏砂的生产线,有力延伸硅砂产业链。该企业是科左后旗硅砂产业链主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研发中心和授权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是我市民营企业通过创新发展壮大的缩影。
通辽市不断加大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实施“科技兴蒙”行动,鼓励民营企业申报国家、自治区、市级科技项目,2024年兑付企业奖补资金946.5万元;支持企业实施“内蒙古防沙治沙‘空天地’协同监测与诊断评估关键技术与示范”“易统云 IT众创空间扩建晋升项目”等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创新平台等114个项目,支持资金5341万元。同时,开展通辽市“金融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路演对接会,8家金融机构与10家科技型企业进行集中签约,签约总额达6.78亿元,有效推动全市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王晓飞)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