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记者从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卫健委获悉,近日,北京肛肠学会微生态专家工作组组织了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专家团队,抵达通辽市人民医院城市医疗集团开发区滨河社区医院,成功为5名孤独症患儿实施了肠道菌群移植手术。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引入这一前沿技术应用于儿童孤独症治疗,为有此类疾病的患儿带来了新希望,标志着京蒙协作在肠道菌群治疗孤独症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孤独症患儿小石头今年7岁,从小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走路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欠佳,5年前被诊断为孤独症,辗转各地多处求医、多方尝试,但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在一筹莫展之际,家长得知通辽市人民医院数字脑功能科可以通过菌群移植改善孤独症相关症状。患儿入院后,借助京蒙协作计划,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为患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顺利完成了微肠镜肠道菌群移植手术。目前患儿接受良好,症状明显改善。
“我们创新性地构建了‘脑-肠-经络’多系统协同治疗模式,将菌群移植与传统医学精髓相结合,形成‘菌-针-药-心-脑’五位一体新疗法。该疗法的核心是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微肠镜系统:其直径仅5毫米的柔性镜体可实现精准可视化移植,无需麻醉或严格肠道准备。儿童在清醒状态下15分钟即可完成单次移植,治疗依从性较传统方式提升80%以上。临床数据显示,经过3-5次移植干预的孤独症患儿,其核心症状改善率达65%。完成手术的5例内蒙古患儿中,已有3例观察到眼神对视时长从不足3秒延长至15秒以上。”北京肛肠学会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谢振年说。
就下一步工作,谢振年表示:“在京蒙协作框架下,我们将建立‘草原特色菌群资源库’,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筛选具有内蒙古地域适应性的优势菌株,为孤独症等神经发育障碍提供个性化移植方案。未来3年计划培养10名本土微生态治疗师,让草原患儿足不出蒙即可获得国际前沿的菌群靶向治疗。我们准备筹建‘草原菌群银行’,为草原人民准备精准的‘草原菌群’,使其临床效果更优。”(记者 鲍庆胜 通讯员 李婷)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2025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