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工人按流程操作剪切花枝。记者 刘志帅 摄
春寒料峭,万物似乎仍处于沉睡状态。然而,当记者走进位于察右前旗的乌兰察布延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园区,只见一座座大棚错落有致,大棚内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反季芍药花长势良好,翠绿的枝条上结着色彩不一的花骨朵。
走进大棚,一股温暖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花朵艳丽的地栽芍药,绿叶与花骨朵交相辉映,虽未绽放盛开,凑近时却也嗅得到淡淡清香,俨然一幅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与此同时,10余名鲜切花工人正忙着依照花朵长势和操作流程剪切着花枝并放入泡沫箱打包。随后,包装工人将打包好的泡沫箱运往加工车间进行预冷、清洗、分级、入库等流程,最终等待快递发货。
乌兰察布延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文介绍,2023年,公司借京蒙协作扶持发展以芍药为代表的冷凉花卉产业机遇,选择在察右前旗建设反季地栽芍药项目。项目总投资概算5000万元,建设温室大棚254个,以反季地栽芍药促成栽培为主种植芍药种苗40余万株。同时,在宏福育种基地建设温室大棚50个,种植原株苗、分株苗及根断苗90万余株,解决种苗资源“卡脖子”问题和基地随时用随时种的供需问题。
“我们所有的芍药鲜切花,全部是订单生产,国内市场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云南、杭州等城市,部分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品质优良且供应稳定,基地的芍药鲜切花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知名度。”李志文表示,今年3月至4月底,基地预计切花100万枝,销售额有望突破1000万。
目前,乌兰察布延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反季芍药花的种植已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目前,该公司常年用工30余人,人均年收入5.3万元;鲜切花旺季时,临时用工200余人。
“今年,公司要进一步完善2个种植基地温室大棚内设施条件,实现棚内鲜花早成熟、早上市。预计2026年2月份起,基地切花可达300多万枝。”就下一步发展布局,李志文表示,要结合地区优势,以周边村中的合作社、村集体为单位开展种植培训,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带动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依托花卉资源,加快推进花卉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休闲娱乐、花卉园艺展示等产业深度融合,让花卉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撑点,助推乌兰察布农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王锦鹏)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