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科右前旗察尔森镇沙力根嘎查村医包长命的生命定格在2020年1月27日,正月初三这一天。
这位为沙力根嘎查老百姓看了23年病的村医走了,离开了他智力残疾的妻子,未成年的儿子,还有他年迈的母亲。
当村医包长命倒在了防控疫情一线,不幸离世的噩耗传开时,沙力根嘎查518户、1739名村民悲痛万分,他们不愿相信在严峻的疫情面前,50岁的包长命就这样走了。
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1月22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科右前旗卫健委紧急防控部署,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培训后,要求所有村医第一时间分赴各自嘎查村进行入户登记、排查返乡人员身体状况。沙力根嘎查辖4个自然屯、5个小队,面积广,人数多,作为嘎查唯一一名村医,包长命深知自己的责任和重担。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包长命天生肢体残疾,尤其是在走路时非常吃力,但是,他在工作中克服自己的弱点,从来不向困难低头,再苦再累都要完成工作。接到上级命令的包长命起早贪黑地开展工作。包长命承担起全嘎查30多名返乡人员的排查和健康检测工作。他知道早一天排查清楚,疫情防控工作就会更加及时有效。他是嘎查的防“疫”卫士,也是沙力根嘎查疫情检测的第一道关卡。
一身白大褂、一只口罩、一副手套,就是包长命的全部“防护”装备。每天天刚亮,他便挨家挨户地进行排查,仔细记录每一户的具体情况,为嘎查内的返乡人员测体温,为居家隔离人员发放口罩和消毒用品,并逐户普及防疫防控知识。晚上,他要将一天记录的数据汇总上报给乡镇工作人员。这个春节,对于包长命的家人来说是聚少离多,他把团聚的时间都用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了,可家里人却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一句埋怨的话,和家人喊过一次累。包长命的弟弟回忆说:“1月26日,哥哥感觉到身体疲惫不舒服,在排查工作间隙来我家休息。可是没过多久,他想到排查工作还没结束,叫我开车送他去继续工作。在车上他通过微信群向全嘎查的老百姓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反复叮嘱大家要勤洗手、少出门。可谁想到在排查检测完第14名返乡人员后,他晕倒在返回卫生室的路上。”见哥哥晕倒,包长命的弟弟立刻将他送到医院抢救,可是这一睡,他再也没有醒来。
村民张智国听到包大夫与世长辞的噩耗,特别难过。张智国是武汉返乡人员,因为对疫情充满恐惧,乡亲们都不敢跟他接触,自己对疫情又了解甚少,内心不踏实。包长命了解情况后,上门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指导他按照规定进行隔离,还给他讲解自我防护知识,打开了张智国的心结。“大年初二中午12点,包大夫最后一次来我家,他给我量了体温还检查了身体,看我一切正常,他也十分高兴。”张智国向记者讲述了他最后一次见包长命的过程。
沙力根嘎查的村民最熟悉不过的是包长命的身影和他那辆QQ小汽车。走路吃力的包长命为了不耽误给村民治病,买了这辆小汽车,一天24小时随叫随到。“家里有人感冒了,或是小孩子发烧了,不管是半夜三更还是下雨下雪,只要一个电话,包大夫一定第一时间赶来。”沙力根嘎查村民杨秀艳说,直到现在,村民都无法接受包大夫去世的事实,有了头疼脑热、感冒发烧还是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似乎有病拨打他的电话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然而电话那头再也听不到包大夫的声音,再也没有那句“等着我,我马上到……”
包长命2003年就曾参加过阻击“非典”战斗,时隔17年后,他倒在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倒在了行医的路上,倒在了亲人的呼唤声中,倒在了爱戴他的村民的泪水中。
包长命走了,沙力根嘎查原本拥挤繁忙的卫生室如今异常安静。一件白大褂,一如既往地挂在那里,没有机会再被穿上。诊疗桌上,诊疗记录和两支笔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处置室内,整洁的床铺上悄然无声,17岁的包建军翻看着父亲手机里的相片,泪流满面。
“父亲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能好好学医,长大找个稳定的工作,成家立业。”还在兴安盟蒙医学校蒙医蒙药专业读书的包建军哽咽着说,要是开学了,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母亲。“如今父亲走了,我要扛起这个家,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好好学习,继承父亲的衣钵,像他一样当一名好大夫。”
北疆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