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新生村的阳光采摘园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片的温室大棚里,樱桃陆续进入采摘期,层层叠叠绿叶间,红红的樱桃缀满枝头。
“现在共有6个樱桃品种,都是市场上挺火的品种。按照每斤100元计算,一个温棚就有十几万的收入。”樱桃采摘园负责人王军望着他亲手栽种的樱桃树感慨地说。
2018年,在突泉县举办的一场樱桃树种植培训会上,王军发现了商机,将目光放在樱桃市场。经过考察了解,他将大连的樱桃品种引进到突泉县。2019年,王军开始试种樱桃,目前共有3栋温棚樱桃,共有1200多棵樱桃树。
樱桃虽好,树难栽。由于技术不成熟,王军在种植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2020年因管理不到位,致使整棚樱桃遭受虫害缩果,幼果期落地,损失了近5万元。
“要想种出品质高的樱桃,仅靠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王军走出温棚,多方“取经”,向技术专家认真细心学习,尝试新品种新技术。
“我尝试了矮化密植种植法,既解决了传统樱桃采摘困难的问题,又解决了樱桃产量低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樱桃矮化密植是发展趋势。这种樱桃没有主干,依靠强壮的侧枝结果,树体矮、采摘方便,结果早、果实大,品质也好。”王军说。
比王军还高兴的要数在采摘园里务工的工人们,自从在采摘园务工,他们每月至少多了1000元固定收入。“多亏了这片樱桃园,一点儿也不耽误自己家的农活,在家门口打工,能照顾到家,日子也越来越火了。”新生村村民孟凡才说。
樱桃熟了,慕名而来的采摘游客络绎不绝,采摘园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樱桃种植基础上发展苹果种植,增加采摘园品种的多样性,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采摘园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樱桃丰产。”王军又有了新的计划。(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韩雪茹 实习生 曾令刚)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