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兴安盟 > 正文

  兴安.jpg

在百里雾凇长廊拍照打卡 记者 毕力格 摄

  在不冻河的潺潺流水与蓝房子的静谧氛围中探索自然之美;在归流河生态公园与阿尔山雪村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在阿尔山口岸深切体验边防战士的坚韧与奉献……

  1 月 23 日至 27 日,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及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参加 “迎风踏雪走边关,我为祖国来站岗” 大学生主题文旅推介活动。在兴安盟科右前旗与阿尔山市共赴了一场关于兴安盟冬季旅游的奇妙探索之旅。

  这不仅是一次跨越壮丽山河的文旅探寻,更是一场触动灵魂深处的爱国主义教育。5天时间内,师生们走访了11个研学点,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领略了岭上兴安的壮丽风光,深切感受到了边关的庄严与神圣,共同在祖国北疆书写了青春力量的动人篇章。

  家国情怀 坚定心中信念

  体验一次口岸边境的爱国之旅,无疑是这次活动的主要关键词。

  1 月 26 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师生们满怀敬意与期待,踏入阿尔山国门景区,深切感悟卫国戍边的艰辛与荣耀。晨光中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哨所旁,激起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学生们用最饱满的声音,坚定地对党许下青春的誓言——“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请祖国放心!” 宣誓最后,青年学子们连呼 “强国有我,青春无畏!” 誓言铿锵,久久回荡。

  在国门前,参与活动的青年学子们身着统一服装,整齐列队,拼出“中国”字样,共同唱响《万疆》与《我和我的祖国》。那激昂的歌声,不仅传递着他们的爱党爱国之心,更展现出新一代青年的蓬勃朝气与青春活力。

  这场“沉浸式”的研学体验,让中国传媒大学学生马琦羽对爱国有了更鲜活的认识。“这三天在兴安盟的旅程,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珍贵且难忘的经历。不仅领略了祖国北疆的大美风光,还结交了很多朋友。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但当大家共同唱响一首歌时,‘爱我中华’的信念油然而生!”

  “是界碑!” 当第一次见到界碑时,北京林业大学学生钟焓月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她和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界碑,将边关的壮丽景色深深铭记在心中。“只有真正来过边关,才能深切体会到什么是家国情怀。” 钟焓月感慨地说。

  在这次行走的课堂中,师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与意志的磨砺。在相思树旁,他们聆听了“相思树” 的动人故事,感受到了军属对爱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

  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还开展了 “青春戍边” 主题团日活动。他们围绕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获所得,畅所欲言,分享感悟,将爱国情怀和民族团结意识转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和源泉,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故地重游,加深往日情谊

  兴安盟,对于这群来自首都北京的师生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次旅行让他们既熟悉又陌生。他们曾经都以支教老师或者社会实践者的身份来过兴安盟,兴安盟的山清水秀和热情好客已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他们第一次在冬季走进童话阿尔山,银装素裹的景色、热情欢快的歌舞、年龄相仿的同学,都为这次旅途增添了色彩。

  火车上一起制作树皮画,森林牧场比拼拔河,去不冻河同跳一支舞蹈,在泰康艺术中心共同演绎一场晚会……师生们在感受传统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时,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尊重,相互欣赏、包容,相互学习、帮助。

  “我从小就学跳舞,近距离观看乌兰牧骑队员的演出跳舞感觉特别震撼。这些天的文艺表演好像有一种魔力,大家虽然文化不同,跳的舞也不太一样,但是艺术让我们站在了同一个舞台上,大家一起去展示自己的所学所想,给了我心连心的感觉,忽然发现原来距离远的陌生人也可以靠得这么近。”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毛芸祯激动地说。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何永财同样收获满满。他的一首呼麦让很多同学记忆犹新,也结交了很多好友。他表示:“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他们喜欢我的歌声我很骄傲,也很开心和他们成为朋友,这几天我们一起吃饭玩雪,亲得就像一家人一样。”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此次活动采取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区域界限,让两地师生通过交流互动和学习观察,帮助他们开拓眼界、锻炼品质,在研中学、学中悟、悟中得,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角色转换 助推文旅出圈

  拍视频、写文案、做剪辑……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刘宇涵和她的小伙伴在阿尔山的行程排得有些满,自从她被聘为兴安盟文旅体推荐官后,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自从兴安盟赋予了我新的身份后,我感觉兴安盟就变成了我第二个家。我要竭尽所能宣传兴安盟的秀美山河和风土人情,并发动我的学弟学妹加入我们的宣传队伍,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兴安盟出圈出彩做一个长久的可持续的宣传方案,助力兴安盟旅游火起来。” 刘宇涵信心满满地说。

  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生刘雪莹在看到树皮画这项非遗技艺时,对于学习园林与艺术专业的她来说,开阔了视野,对于植物有了新的认知。她说,在大学学习期间,对植物的认知相对固定,没有想到树皮画赋予了植物新的审美,而兴安盟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森林雪原、传统技艺等都是新鲜事物。她要做好兴安盟文旅体推荐官,不仅要了解兴安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更要宣传好兴安盟,让更多人爱上祖国北疆的这座美丽城市。(记者 伊秀秀)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995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台风“烟花”影响山东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