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兴安盟 > 正文

  52岁的李敏是“乌兰浩特·红燕送岗”惠民工坊公益大课堂的常客,室外天气虽然寒冷,但熟悉的场景和学员们让她感到温暖与温馨。“我这年纪,出去找工作处处碰壁,真没想到如今也能在家门口学手艺挣钱。”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铁西街钢花社区居民李敏感慨地说道。她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拿出前一天未完成的编织作品,准备在课堂中继续完善。

  培训老师穿梭在学员中间,细心指导着每一个人。看到李敏有些纠结针法,老师立刻上前,手把手地纠正她的动作。“李姐,这一针要这样挑,然后再绕线,别着急。”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李敏逐渐掌握了技巧,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公益课堂的时间有限,但我们的免费技能培训服务是无限延伸的。公益课堂结束后,对手工编织感兴趣的居民可以继续报名参加培训。学成后,还能免费领取原材料,利用零散时间在家编织。培训学校将长期有偿回收编织成品,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增加收入。”乌兰浩特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白丽萍介绍。

  近年来,乌兰浩特市积极推行“订单+培训+就业”服务模式,大力发展 “炕头经济”,助力居民就业增收。2024年,在和平街红浦社区、葛根庙镇哈达那拉嘎查、铁西街零工市场和兴安家政举办了7期公益课堂,为160余名居民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搭建起技能传承与稳定就业的坚实桥梁。

  在推进惠民工坊公益课堂的同时,乌兰浩特市还在就业服务领域不断探索创新,AI直播就业招聘成为一大亮点。

  “欢迎所有新进直播间的朋友们,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招聘企业和岗位信息……”在网络直播间里,乌兰浩特市 “红燕送岗”的AI主播连续直播24小时,依然活力满满地介绍着岗位职责、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

  乌兰浩特市在充分调研就业供需情况的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推出AI数字人直播带岗服务模式,每周一至周六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为求职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

  AI主播能随时上线,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招聘信息播报、企业展示和线上答疑,大大提高了企业招聘的曝光度,方便求职者随时了解岗位信息,真正实现了“云招聘+云服务+云互动”的数字赋能就业。“现在通过手机看直播就可以掌握招聘信息,实在太方便了。”求职者霍红吉高兴地说。

  除了AI直播带岗,“乌兰浩特·红燕送岗”直播带岗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今天是农牧民工专场直播带岗,提供的岗位有牧场工人、企业车间工人、叉车工、货车司机……”“小红燕”主播赵宏宇坐在屏幕前,向抖音、快手直播间的求职者介绍各类岗位。直播间里,求职者们踊跃提问,“企业工作环境怎么样?”“对招聘人员有哪些要求?”“薪资待遇能达到多少?”互动氛围十分热烈。

  “乌兰浩特·红燕送岗”直播带岗活动还会针对普工类、农牧民等群体推出专场直播。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直播197场,5147家企业参与其中,提供岗位3.1万余个,吸引近52万人次入场,达成就业意向1930人。

  “我们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服务体系,既为求职者开拓了丰富的就业渠道,也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让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真正惠及广大群众。”乌兰浩特市人社局局长郑金辉表示。(姜然)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0110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辛丑年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庙举行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