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心村,以往一到冬天,村民们就进入了“猫冬”模式,除了喝酒打牌,就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如今,随着科右前旗雪村滑雪场的建成运营,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村民张然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冬天,他穿上了滑雪服,戴上了安全员袖章,成为了滑雪场的一名安全巡逻员。“保持距离,注意安全!”在魔毯旁,张然一边引导游客有序排队,一边提醒大家注意脚下安全。
张然的家距离滑雪场骑车仅需5分钟。“听说来我们村滑雪的人很多,一放寒假我就和村里四五个小伙伴相约来滑雪场打工,月薪在2700元左右,冬闲在家挣点零花钱。”张然笑着说,以前冬天只能在家闲着,现在不仅能赚钱,还能锻炼身体,这个冬季过得特别充实。
张然只是众多受益村民中的一个。近年来,科右前旗依托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产业。科右前旗雪村滑雪场的建成运营,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冰雪体验,也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增收。
“今冬开张以来,我们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带动就业60余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附近的村民。他们经过培训后,在滑雪场担任安全员、厨师、保洁、雪服租赁工作人员,一个雪季带动本地及外地群众增收50余万元。”科右前旗雪村滑雪场负责人李振多介绍说。
除了本地村民,滑雪场还吸引了许多外地专业滑雪教练前来务工。“我之前在长白山和赤峰的滑雪场担任过滑雪教练,后来听说科右前旗雪村滑雪场开业后就来这里担任教练,今年已经是在这里度过的第三个冬天了,每个月月薪在五六千元,收入很可观。”来自赤峰市的滑雪教练马建说,科右前旗雪势好,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高涨,在这里教大家滑雪特别有成就感,他很喜欢科右前旗。
寒冷的冬天成为科右前旗忙碌的季节,本地村民再也不用在家“猫冬”,外地求职者也有了就业增收的“第二故乡”。科右前旗的“冷冰雪”发挥了“热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记者 韩雨格)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