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锡林郭勒 > 正文

  乌珠穆沁草原上有“一只羊”,吃着“百家饭”,念着“草原娃”,牧民们称这只“羊”——希望。

  “一只羊”是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胡舒苏木助学志愿服务项目,由党员带头捐赠一只适龄母羊,每年将母羊经营所得收入交由嘎查统一管理,用以资助鼓励困难家庭就学子女和新入学优秀大学生。项目运行13年来,上千名牧民累计捐出助学资金643700元,资助学生372名。

  “虽然我小学都没读完,但我深知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作为老党员,有义务守护草原上的下一代,绝不让嘎查里任何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2011年,巴彦胡舒苏木巴彦查干嘎查原党支部书记斯·占布拉牵头发起“一只羊”项目,当年便为嘎查12名孩子资助了6000元助学金。如今看着一“只只”草原小“羊羔”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年过七旬的斯·占布拉倍感欣慰。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是揉进草原人民筋骨血脉的理念。斯·占布拉回忆,幼时上学住在嘎查学校里,当时学校条件有限,大人们为了让孩子上好学、让老师不为学校日常花销发愁,经常把家里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到学校,嘎查也会从集体经济中拿出钱资助教育事业。“20世纪80年代,嘎查里一位老人获得国家10000元补贴,老人将8000元给了学校,2000元给了合作社。 

  当时条件困难,老人为了教育倾囊相助,年轻一代更要重视乡村牧区教育。”斯·占布拉说,目前嘎查“一只羊”项目在嘎查“两委”班子精心运行下,发展得越来越好,尤其看到项目资助的孩子学有所成,内心更觉得“一只羊”意义深远。

  格根图雅是巴彦查干嘎查牧民,年幼失去父母,小学到大学阶段受到“一只羊”项目资助,去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准备教师考试。“如果没有得到资助,我的求学之路会艰难很多,它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援助,更给予我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格根图雅感激地说,未来自己将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用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回报草原。

  2011年后,在巴彦查干嘎查的带动下,“一只羊”项目如星星之火汇成燎原之光,相继在巴彦胡舒苏木布日敦、宝力根和赛罕淖尔3个嘎查启动实施,党员和牧民群众纷纷将适龄母羊捐献给嘎查作为永久性资产。每年秋季,他们会将母羊经营所得收入,交给嘎查“一只羊”项目资金管理人员,统一全额划入“关爱教育助学基金会”账户。

  “老一辈之于年轻一代的意义之一就是托举,让他们在泥泞中看到希望、找到前路,并继续将这束光传递下去,照亮更多的人。‘一只羊’实施前,嘎查每年也会从集体经济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资助或奖励大学生。”赛罕淖尔嘎查牧民党员阿拉腾其其格说,参与“一只羊”项目的党员和群众,很多时候秋季并没有羊羔出栏,但每个人都会准时将助学金交给嘎查,因为在他们看来,能让孩子认真上学高于一切。

  可喜的是,当年的受助者变为助人者,“角色转换”后继续传递温暖。返乡创业大学生、赛罕淖尔嘎查党支部副书记阿丽雅曾在上大学时得到嘎查“一只羊”项目的资助,如今她已经成为嘎查17名“一只羊”项目成员中的一员。“我将接好老一辈人的爱心接力棒,继续传递爱的力量。”阿丽雅说。

  2011年至2024年,巴彦胡舒苏木14个嘎查均实施了“一只羊”助学志愿服务项目。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深入,“一只羊”从最初帮扶困难家庭就学子女的助学工程,逐步转变为鼓励新入学大学生、覆盖更多孩子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目前,全苏木14个嘎查、社会各界人士共1200余人次参与了‘一只羊’项目,13年来,我们苏木有近400名学生考入大学。项目的实施,凝聚了牧民群众、培育了乡风文明,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巴彦胡舒苏木党委副书记春全介绍,今后该苏木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一步推广“一只羊”项目,让更多人参与到助学工作中,让更多牧区孩子受益。

  ■编后语

  13年、1200余位牧民、助学金64万余元、资助学生372名,一组数字彰显拳拳温暖力量。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胡舒苏木“一只羊”助学服务项目值得点赞!

  贫困家庭的孩子,因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导致他们在知识和技能上处于劣势,未来之路布满荆棘与不确定。通过教育帮扶,可以为这些孩子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让他们拥有改变命运的能力,从而走出困境,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13年来,“一只羊”项目成效显著,很多当年的受助者也变为助人者,让温暖继续向下延续和传递,“一只羊”已经从最初帮扶困难家庭就学子女的助学工程,逐步转变为鼓励新入学大学生、覆盖更多孩子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让更多孩子受益。(记者 巴雅尔图 耿敏 布仁其木格 宝音布和)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吴迪
10143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甘肃岷县近百万亩湿地草原牛羊成群马儿跑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