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35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368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苏尼特右旗桑宝拉格苏木巴彦乌拉嘎查党支部便是这35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之一。
巴彦乌拉嘎查是“红书包”诞生的地方。“红书包”志愿服务模式被列入中宣部典型案例、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典型事例。
历史上的“红书包”:让党的理论在牧区生根发芽
“一个红书包,一条草原路,一条无垠的彩虹连接你我。”巴彦乌拉嘎查党支部着力打造的“红书包”品牌,承载了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让各族群众联系更加紧密,民族团结的纽带更加牢固,在祖国北疆筑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长城。
“红书包”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的苏尼特草原地广人稀,牧民居住分散,基层牧民群众学习掌握党的政策理论存在困难。巴彦乌拉嘎查党支部创新性地提出了“红书包”送学助民服务模式,时任嘎查党支部书记陶高带领嘎查“两委”、党员、民兵、知识青年组建“红书包”小分队,背起20个印有“红书包”字样的书包,骑着马儿开始穿梭在蒙古包间。每一个“红书包”里,都装有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少儿教育、农牧业技术等书籍,在每一个农牧民心中种下红色种子,开出绚烂的民族团结之花。
“1972年,我20岁正青春。那时的我是共青团员和民兵成员,非常荣幸地参与了‘红书包’的创建工作。那是一段激情似火的岁月。我们创建的‘红书包’深受群众喜爱,各组之间都会把读完的书刊互相交换,以求获得更多的知识。附近的嘎查、苏木看到我们的做法后纷纷效仿。后来‘红书包’名声远扬,从我们嘎查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巴彦乌拉嘎查老党员、“红书包”发起人之一的阿迪雅老人说。
新时代的“红书包”:让民族团结之树在牧区硕果累累
进入新时代,“红书包”初心未变,在原有的送学模式上增加了诸多服务内容,以求更好服务基层群众。
“过去的‘红书包’主要是送学,现在我们根据时代发展和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对其进行了升级,形成了送学、送医、送智、送法、送技、送暖、送策、送艺、创收入的‘8送+1创’工作模式,更好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在大家都叫它是‘万能包’。”桑宝拉格苏木党委书记苏恩保尔介绍。
“‘红书包’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的重要方式,我们在1个中心、7个所、87个站的基础上,第一批设立了50个红书包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以点带面实现各民族群众的服务多领域、多区域的覆盖。”苏尼特右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副主任斯日古楞介绍道。
如今,“红书包”的先进经验被推广运用到苏尼特右旗各领域,让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各族群众心里生根发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
独行快,众行远。巴彦乌拉嘎查各族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迈向美好生活。
“我们嘎查的各族群众是有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的,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互帮互助,谁有困难大家就伸出援手。比如你开车在沙地里困住了,路过的人肯定会帮你脱困。”巴彦乌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德力格尔朝克图满脸骄傲地介绍了嘎查的民族团结氛围。
目前,巴彦乌拉嘎查已注册“乌兰包嘎骑”商标,涵盖16项160条内容,还成立了牧业专业合作社,开拓“红书包+畜产品”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模式,推动新媒体电商与“红书包”品牌推广深度融合,实现了牧民和集体双增收。
“去年我们苏木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了200多万元的农畜产品,使全苏木800多户牧户平均增收1480多元。今年还与浙江、上海的5家航空公司签订采购合同,通过向189个脱贫户采购农畜产品,预计户均增收1500多元。”苏恩保尔对“红书包”赋能乡村振兴充满信心。
久久为功方可滴水穿石,驰而不息才能善作善成。“红书包”这一颗红色种子在苏尼特草原各族儿女的悉心照料下扎根沃土,逐渐繁茂。50多年来,它从一个送学模式一步步发展壮大,与时代同频共振,成为了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服务模式。它所展现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正是书包上绣着的“为人民服务”的最好诠释。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