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充分发挥“红色驿站”阵地优势,做深做实网格基层治理单元,引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由“管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增量”。
西乌珠穆沁旗持续提升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和爱心驿站规范化水平,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在环卫工人、出租车驾驶员、交通警察、快递员、货车司机、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活动相对密集的区域,通过新建、升级改造原有“爱心驿站”等方式,相继建成了8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和12家“红色驿站”。
“红色驿站”在提供便民服务基础上,整合辖区各方面资源力量,面向新就业群体推出一系列暖“新”服务。例如,罕乌拉社区在驿站内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赠送一份暖“新”定制礼包,里面装有保暖手套、保温杯、口罩等防寒装备。巴彦高勒社区充分发挥党校小区“红色驿站”优势,特别对外卖员发放幸福艾里便民餐厅用餐券,发放防风帽、棉手套等防寒装备。其他社区也结合辖区实际,各出奇招,不断以“服务温度”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指数”。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具有活动区域广、接触人群多、信息渠道畅、传播能力强的工作特点。“我们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哪条路凹凸不平、泥泞不堪,哪里消防通道堵塞,哪条路有破损井盖,我们最清楚。”为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充当社情民意收集员、文明劝导员、志愿服务员、问题反馈员等角色,巴拉嘎尔高勒镇以“积分制”为抓手,以点带面、辐射引领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生活。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充分发挥自身走街串巷“移动探头”和“流动哨兵”的优势,发挥“网格吹哨”作用。凭借参与城市基层治理获得的积分,可以到“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物品,既紧扣大家的现实需求,也增强了大家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真正做到让“小积分”带动“大能量”融入基层治理,进一步构筑社区治理新壁垒。
久久为功,一砖一瓦皆根基,西乌珠穆沁旗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痛点难点堵点,不断完善服务保障,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社区治理志愿者队伍中来,发挥基层治理的“红色动能”,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李璐)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