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右旗以畜牧业为主,苏尼特羊、苏尼特双峰驼等畜牧品种都是当地知名的“土特产”。近年来,为了做优做强“土特产”产业,该旗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按照“优化主产、补链延链”的总思路,推动畜牧业降本增效,实现“土特产”高质量发展。
走进额仁淖尔苏木阿尔善图嘎查苏尼特羊智慧养殖牧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电子屏上闪烁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公畜量、母畜量等数据。智能系统能自动搜集每只羊的生长、健康、行为、饲料消耗等数据,并据此预测疾病、发情期、生长趋势等信息,为牧场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这是过去不敢想的,原来我们就是牧户分散饲养,组织化程度低、养殖依赖经验,所以抗风险能力差,投入与产出不符,很难发展壮大。”阿尔善图嘎查党支部书记宝音格希格介绍。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该旗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基层党建“抓乡促村带户”整体提升工程,按照“优羊增牛”“优羊增驼”的思路,立足全旗养殖分布情况,统筹用好各类衔接资金、京蒙帮扶资金、中航集团帮扶资金,依托“嘎查集体经济+企业+牧户”的模式,着力打造牛羊驼育肥基地、养殖基地、核心育种基地,并“连点成面”推动基地集群化。同时,引导嘎查党支部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养殖大户,打造“大户带小户”的养殖共同体,统筹推动全旗牛羊驼规模化发展。
“原先卖牛都是拉出去,费事不说,运费就得两三千元,现在家门口就有活畜交易市场,方便又省钱。”刚刚卖完牛的赛汉塔拉镇都呼木嘎查牧民杨晓莲笑着说。
过去每到牲畜出栏时节,都是牧民犯愁的时候,这些事也是都呼木嘎查党支部书记阿木古楞的“心头难”。2022年,都呼木嘎查盘活1.66万平方米闲置土地,积极申请项目资金678万元,推动建设日交易量800头只牲畜的活畜交易市场,实现了牧民降本和嘎查集体经济增收双赢。
朱日和镇作为全旗唯一有农区的苏木镇,依托2.4万亩青贮、柠条和1.5万亩羊草资源,指导所辖乌兰村合作社建设全混合日粮加工基地。目前,该旗共建成全混合日粮加工基地9个,日产全混合日粮可达200余吨。同时,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补贴基地青干草、为购买的牧民每吨补贴300元等举措,将市场价每吨1400元的全混合日粮售价控制在每吨800元左右,大幅降低禁牧期、干旱期牧民饲养成本。
近年来,为推动当地牛羊肉产品优质优价,该旗一方面指导苏木镇打造直播带货点、引进第三方直播团队、培育电商人才,持续打通畜产品线上销售通道,目前已入驻凤凰优购、抖店、苏尼特优品等电商平台。今年,桑宝拉格苏木巴彦乌拉嘎查的“红书包”直播间共销售牛羊肉200余万元,带动周边嘎查852户牧户平均增收1486元。另一方面,依托中航定点帮扶的契机,开发苏尼特羊蝎子、红焖羊肉等特色航空餐食,推动牛羊肉“上蓝天”,实现畜产品销售量与知名度的双提升。
牛羊吃草,浑身是宝。除了肉产品直接销售,该旗积极指导苏木镇及嘎查村党组织,发挥集体经济作用,做好肉、奶及粪污等的深加工文章,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畜牧业产业附加值。
走进朱日和镇巴彦塔拉嘎查深加工车间,牛肉干、牛肉酱等产品正在有序生产。车间投产以来,每年可生产牛肉干20余吨、牛肉酱50余万瓶,带动嘎查集体经济增收15万余元,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个。
赛汉塔拉镇都呼木嘎查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厂外,陆续有牧民拉来牛羊粪。这里每年收购牛羊粪3万余吨,在加工成有机肥料后售卖,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带动牧民增收。额仁淖尔苏木阿尔善图嘎查的牛羊粪资源再利用加工厂,每天能够加工50吨牛羊粪压块燃料,每年为嘎查集体经济创收6万余元。
奶制品产业更是遍地开花。目前,全旗从事传统奶食品加工的作坊及企业有150余家,其中已获得小作坊认证的有49家,已获得SC认证的传统奶制品企业有2家,生产的乳清啤酒、乳清腌制菜、乳清糖、益生菌驼乳粉、儿童驼乳粉、SOD女士驼乳粉、燕窝酸驼奶奶贝等产品广销全国各地。
■短评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苏尼特右旗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依托苏尼特羊、苏尼特双峰驼等畜牧品种,按照“优化主产、补链延链”的总思路,持续做优做强“土特产”产业,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做好“土特产”文章,应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因地制宜。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发掘适合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切实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符合实情、顺应民需、展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延长产业链、畅通循环链、做强富民链,建立完善牧企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王震宇)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