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伦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当地生态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生态+产业+环保”,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多伦县深入推进“一禁两育一促”,全面落实禁牧政策与草畜平衡制度,持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积极申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编制并发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规划,加快规模化林场建设,探索林业草原碳汇储备、监测、交易。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沙地治理411.79万亩,林地面积达225万亩。
产业生态化建设稳步推进。多伦县依托丰富的“风”“光”“水”自然资源和经济开发区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文旅康养、绿色农畜产品等“六大产业链条”,加快推进风光制氢一体化、电池新材料等项目建设,提升文化旅游康养业态附加值。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河湖“清四乱”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危废处置项目建设,保障土壤安全,确保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2024年,多伦县各级河长巡河280余次,开展专项行动和检查20余次,清理河湖沿岸垃圾5.5吨,有力保护河湖水生态安全。
“禁牧+种树”务实之策,有效解决超载放牧问题。多伦县“一手抓禁牧”“一手抓种树”,打好禁牧复绿阵地战。在禁牧方面,自2000年起在全盟率先对羊实施季节性禁牧,到2021年探索全时全境全畜种禁牧,通过“递进式禁牧”彻底扭转超载放牧局面。在种树造绿上,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现在的37.9%,项目区林草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现在的超过85%。
用好“政策+制度”,推动养殖方式根本性转变。多伦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人畜分离为重点,引导养殖户转变思想观念和经营方式,有效破解传统养殖“高生态成本、低经济效益”瓶颈。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多伦县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整合粮改饲、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等项目资金,支持养殖户完善基础设施。扶持有条件的乡镇、村组加快人畜分离养殖小区建设,鼓励养殖户创办家庭牧场,推动养殖效益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建成人畜分离小区25处、规模化养殖场2处,培育养殖合作社9家、家庭牧场295户;建设标准化暖棚、储草棚、青贮窖254万平方米。同时,采取“政府定标准、乡镇做规划、村组建队伍、农户盯施工”方式,确保基础设施规划合理、符合养殖需求且节支增收。配套建立畜牧兽医服务保障、饲草料供应管理、人居环境整治、全面禁牧基础设施资金补贴4个体系,推动养殖方式根本性转变。
“林业+草业”同步谋划,打造饲草保障体系。多伦县坚持向林业“要效益”,退耕还林和百万亩樟子松造林期间,推行“两行一带”“一窄一宽”造林模式,林带间饲草产量不降反增,从过去亩产35公斤达到现在的亩产80公斤左右,全县年均生产饲草3.8亿公斤。坚持向草业“要产出”,引导群众按“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思路种植高产饲草,全县高产饲草面积达46万亩,建成5处饲草储备基地,为舍饲圈养稳定发展、养殖户持续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兼顾“内部+整体”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多伦县加快畜牧结构“内部调”,推行“减羊稳牛”,大力发展现代良种肉牛产业,引导农民舍饲圈养、少养精养、科学饲养。全县羊数量从2000年的57万只压减至10万只,良种肉牛由4.6万头增至15万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倍,畜牧业收入占比达50%以上,畜种结构更为合理,养殖户收入更为稳固。加快经济结构“整体调”,“林、肉、菜、薯、草”五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以文旅康养为主导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多伦的“绿色名片”更加亮丽。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