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盟市 > 锡林郭勒 > 正文

  现代生活中人们感知时间的工具很多,手机、电脑、手表……于是,儿时大摆钟里一声声低沉悦耳的嘀嗒声便化作一段难忘的记忆。在多伦县老城区一家钟表铺里,韩树清守着一屋子“老古董”,日复一日打磨修复,用老手艺讲述不同家庭光阴的故事。

  走进韩树清的钟表铺,宛若穿越到一间小型“时间博物馆”。墙上各式老钟表颇具年代感,汉白玉钟表、纯铜钟表、木质钟表外观虽各有不同,却都留有时光掠过的痕迹。韩树清介绍,这里年代最久远的一个钟表可以追溯到200年前。如今,人们记录时间的工具多种多样,但仍然有居民愿意走进他的钟表铺子,修复一下款式不时髦却不舍得换掉的旧手表和曾经陪伴一家人的大摆钟,保留时光的记忆和它背后的故事。

  钟表修复是个细致活儿,既要坐得住还要心细手稳,因为稍有不慎就会破坏掉里面细微的零部件。修大钟前要用煤油先对零件进行清洗除垢,一两百个小部件清洗完成后,逐个针对机械原理分析问题所在,再进行修复,通常这个过程要耗时半个月之久,但韩树清始终将父亲的教诲记在心头,对待修复工作一丝不苟。

  韩树清说:“我跟父亲学了3年。一开始就是装了卸、卸了装,最后这个步骤会了,父亲把他的经验传授给我,像盘油丝、栽尖、平轮等等。父亲常说,‘修到老就得学到老,你得自己钻研’。”

  30多年来,韩树清用心钻研,对于这些“老古董”,他有着旁人无法体会的感情。上满发条、拨动指针、钟摆摇晃,久违的嘀嗒声再度响起,这里流淌着一家一户的旧时光,也记录着岁月的年轮。去年,韩树清被评为县级钟表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当说起带徒弟传承老手艺时,他扬起了笑脸:“修表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我希望一代一代传下去。”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吴迪
10768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李玲获全运会女子撑杆跳高冠军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