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想到,我还能拿到保险公司的医疗费理赔,太感谢民政部门给我们买的‘社会救助保险’了!”家住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的低保对象张某满是感激,“我长期透析,高昂的医疗费用压得我们快喘不过气了。2024年,我两次住院10多万元的医疗费获得了‘社会救助保险’的赔付,这3万多元可帮了大忙,一下子让我们家压力小了好多,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民政局积极创新、大胆探索,开创了“社会救助+保险”的全新模式。这一模式让救助手段更加多元灵活,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稳固有力,显著增强了困难群众抵御风险的能力,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从基本的“兜住底”,迈向更高质量的“兜好底”。
2024年7月,锡林郭勒盟民政局率先在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乌拉盖管理区3个地区开展“社会救助保险”项目试点。该项目是在现有社会救助体系之上,专门针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防返贫监测对象这七类困难群体以及苏木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儿童督导员、嘎查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这三类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推出的综合性商业保险。保险费用由政府全额出资,为符合条件的参保对象统一购买,每人每年参保标准仅20元。该项目保障范围十分广泛,涵盖“因病支出”“遭遇意外”“风险维稳”三大类。符合理赔条件的困难群众,因大病最高可获9万元赔付,因意外事故最高可获6万元赔付;符合条件的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因意外事故,最高可获3万元赔付,累计赔付金额上限为50万元。
项目开展后,锡林郭勒盟民政局高度重视,积极与承保公司紧密对接,全力推进项目落地落实。该项目作为现有困难群体救助政策的重要补充,有效解决了政策覆盖不到的难题,为困难群体提供了更全面、更优质、更及时的救助服务,进一步强化了社会救助的“兜底”与“稳控”功能。截至目前,3个试点地区已有8000多人参保,成功理赔12人次,理赔金额总计13.88万元。
锡林郭勒盟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额日登说:“总体来看,试点工作开展7个月以来,初步构建起‘动态监测、资源整合、社会参与、精准帮扶、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为困难群众提供真金白银的帮助。同时,弥补了传统社会救助的刚性支出缺口,缓解‘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等问题,实现‘保基本+防风险’的双重功能。” (张璐)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