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内罗毕7月15日电 (记者黄炜鑫)7月12日对于中几友好医院手术室的工作人员来说是紧张而忙碌的一天,在中几双方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下,共完成了2例神外小儿(分别是5个月和7个月)分流手术,4例骨科手术和2例外科手术,创造了中国第二十九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到几内亚后单日在中心手术室完成手术例数的记录。
对于外科病人邦格纳(Bangena)来说,这同样是高效的一天,她因为阑尾手术后出现切口疝而进行了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外科主刀的闫文貌主任考虑到病人体型较胖,原来的切口疝较大,修补后腹压势必会增加,患者已经存在的脐疝会进一步加重,因此决定同时进行了脐疝修补术,从而避免了患者以后需要再次住院,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外科闫文貌主任主刀完成切口疝+脐疝修补术。中国第二十九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供图
能够遇到中国医疗队对于邦格纳来说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就在前一天,她刚刚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她的手术原定于11日进行,几方麻醉人员为她选择了全麻插管进行手术。插管成功后,麻醉科李学斌医生巡视发现,心电图显示心率很快并有频发室早。考虑到可能是诱导药物过量和容量不足造成的血压低,他就重新测量血压并嘱咐几方麻醉护士进行补液,血压结果是64/41mmHg。此时心电图显示突然转为室颤,李学斌医生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并嘱几方麻醉护士加快补液,更换胶体液,给升压药和其他抢救用药并呼唤医疗队的护士赵钰准备除颤仪协助复苏,闫文貌主任也来帮忙复苏并和外科大夫进行协调。整个心肺复苏过程经历了约15分钟,进行了三次除颤。经过中几双方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患者终于恢复了窦性心律,血压也逐渐转好。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良好,经呼唤睁眼后,医护人员拔除气管导管送患者回ICU进行监护。几方医护人员都对医疗队队员伸出了大拇指,纷纷表示感谢。这已经是医疗队一年多来在手术室遇到的第五例需要复苏并复苏成功的病人了,成功率达到了100%。
麻醉科李学斌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赵钰进行复苏抢救。中国第二十九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供图
几方的主管医生看患者几乎完全恢复到术前状态,就希望能够尽快完成手术。经过中几双方医生的协调沟通,在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这台合二为一的手术,术后患者和主管医生再次向医疗队表示了感谢。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