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际 > 正文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题:“经济胁迫”的专利非美国莫属

新华社记者许可

近来,美国一些政客频频提及“经济胁迫”一词,妄称“中国以经济手段施压他国、实现战略和政治目的”,企图以此煽动盟友对华采取“协调行动”。中方始终坚持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所谓“经济胁迫”,不过是美方强加在中国头上的又一诬陷之词,其目的是要混淆视听,为打压遏制中国寻找借口,在中国周边和亚太地区构建反华阵营,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搞“去中国化”,扰乱中国的发展进程。

事实上,美国才是经济胁迫的集大成者,经济胁迫的“知识产权”非美国莫属:利用美元霸权优势,通过切断其他国家的美元供应和交易渠道、限制美元融通渠道和交易汇路等对他国施压和制裁;设立名目繁多的贸易管制清单,肆意挥舞“关税大棒”,迫使他国与其进行不平等的贸易谈判;实施“长臂管辖”,将其国内法强行套用在特定国家、组织或个人进行制裁……就在几天前,美国总统签署对华投资限制行政令,限制美国主体投资中国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以期通过泛安全化、泛政治化手段遏制中国发展,维护一己霸权私利,成为美方推行经济胁迫的最新例证。

美国搞经济胁迫上瘾成性,即便是美国的盟友,也难逃其害——上世纪80年代,美国迫使日本签订《美日半导体协定》,先后对日本半导体、计算机等多种产品实施贸易制裁;2018年,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法国阿尔斯通,日本东芝、丰田,德国西门子等企业,都曾是美国打压的对象。

经济胁迫是美国一贯策略的延续,美方抛弃耳熟能详的“经济制裁”概念不用,炮制新词,正是为了避免使用旧概念伤及自身。但再怎么换名头、造概念,都掩盖不了美国自身滥用经济胁迫的真相。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丹尼尔·德雷兹纳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届美国政府“滥用经济胁迫和经济暴力”,将制裁作为解决外交问题的首选方案。

美方经济胁迫行径劣迹斑斑,贻害全球。截至今年年初,美国制裁了全球近1.2万个组织和个人,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破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加剧国与国之间摩擦。正如日本《每日新闻》社论所指出的,美国将经济用作武器打压别国,破坏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全球分裂将愈演愈烈。

对美国这套贼喊捉贼把戏,世人眼睛是雪亮的。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67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巴林左旗实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带领村民脱贫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