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接一辆载着电动机场巴士的巨型拖车驶出TAM欧洲商用车研发制造公司的工厂大门,开启前往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的“服役”之路。这是记者日前在斯洛文尼亚第二大城市马里博尔郊区看到的情景,中国技术助力这家斯洛文尼亚民族品牌车企逐梦巴黎奥运会。
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此次订购的24辆电动巴士将在7月26日开幕的奥运会期间投入使用,以确保奥运期间机场高效运行。
“这对我们意义重大。”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富雄对记者说,这不仅是对公司产品质量的高度认可,还体现了品牌的区域影响力,为公司未来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TAM欧洲商用车研发制造公司的前身马里博尔汽车厂成立于1947年,曾是当地著名的卡车、拖车和军用汽车生产商,是马里博尔市支柱企业。然而,随着市场变化和经济转型,企业面临更多挑战,经历多次重组并几易其主,最终于2011年宣布破产。
该公司生产技术部门主管戈拉兹德·布比奇在这里工作了30年,对十多年前企业陷入困境仍记忆犹新:“当时我压力很大,很忧心。后来中国公司接管企业,我很高兴看到这一品牌走得更远。这些年来,我们在努力奋斗,如今TAM品牌前景光明。”
企业被中国公司接手后保留了原有商标,于2013年恢复生产,现在是商用车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人给这一品牌注入了活力。”布比奇说。
公司定期派本地员工前往中国工厂学习新技术,而中方技术人员也定期到斯洛文尼亚工厂进行现场指导。布比奇多次前往中国参加培训,从一名装配线的组长成长为如今的生产技术部门主管。
同时,他也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友好,他表示与中国同事一直合作得很好。“和他们交往很愉快,他们很尊重人。我有很多中国朋友。”他说。
谈到公司技术升级和转型,布比奇说,过去公司制造内燃机巴士,现在专注于绿色解决方案,例如电动巴士和氢燃料巴士,以及“油改电”巴士。
马富雄介绍:“在环保方面进行升级是我们得到巴黎机场订单的重要原因。”此外,公司与百余家国际机场合作的成功经验,以及在欧盟范围内建立40多个维修中心的优质售后服务,都是此次拿下奥运订单的重要因素。
马富雄说,在新能源领域,欧洲供应链存在短板。“我们通过向当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生产出符合我们汽车标准的零部件。”过去中国引进欧洲技术,现在中国技术也在促进当地产业链升级。
该公司还与当地学校、组织和社区保持密切联系,与产业工人培训项目深度合作,以培养当地专业技术人才、增加就业、提升企业本地化管理水平。
对于公司未来,布比奇表示乐观。他说:“我们的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我们的用户不仅仅在欧洲,在非洲、中东等地区也有。”
(据新华社电 记者周玥)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