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柏林10月4日电专访: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创新速度感到欣喜——访德国采埃孚集团董事会成员彼得·莱尔
新华社记者车云龙单玮怡
“我们对中国市场在创新方面的快速发展感到十分欣喜。”德国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采埃孚集团董事会成员彼得·莱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创新速度有助于采埃孚集团持续发展与提升。
莱尔说,在中国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采埃孚凭借技术实力和本地化战略,成功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创新步伐保持一致。他介绍说,采埃孚轨道业务覆盖从传动和安全系统,到数字解决方案及底盘零部件等多项技术产品,而这些轨道领域产品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逐步进入中国市场。
莱尔回顾道,采埃孚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在中国开展业务,涉及乘用车、商用车和公交车等领域,并于2014年进入中国高速列车和地铁产品供应市场。他表示,采埃孚深度实施本地化战略,在中国开展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并与本地合作伙伴紧密协作,为轨道和公共交通以及电动汽车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
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采埃孚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60多个生产基地。集团2023年财报显示,这家企业的中国市场销售额再创新高,达到81亿欧元,同比增长5.2%,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区业务约占集团全球业务的四分之一。
莱尔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采埃孚在中国市场看到更多业务拓展机会。“我们将继续在中国加大投资,既包括研发领域,也涵盖新技术的本地化生产。”
他认为,自动驾驶是全球交通领域的重点研发方向,也是采埃孚与中国客户的合作重点。中国在交通领域的电动化和可持续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正朝着全球技术领导者的方向迈进。
他说,在日前举行的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上,采埃孚与多家中国客户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预计,未来几年里,采埃孚将与中国企业在轨道交通、公交技术以及商用车等领域共同实现超预期增长。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