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哈萨克斯坦,中文名叫爱民。2018年,怀着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向往,我来到中国,开启了一段充满发现与收获的旅程。
过去6年间,我到过中国45个城市。每段旅途都带给我新的感悟,留下无数美好的记忆。在北京,雄伟的故宫与壮观的长城,让我感受到中国古建筑的魅力与历史的厚重;在苏州,我被中国园林的恬静与雅致深深吸引,一石一木都蕴藏着“天人合一”的哲思;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奇异景观和多样有趣的动物,让我体验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学会接纳与欣赏世界和人类文明的丰富多元。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展台,我穿梭于展商和客商之间,介绍坚果、驼奶粉、蜂蜜、手工艺品等哈萨克斯坦特产,帮助更多中国朋友了解我的家乡。在我看来,这场年度盛会有力促进了哈中经贸合作,为哈萨克斯坦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绝佳平台。同时,我还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向观众展示这些特产的生产过程和文化背景。看到我的视频和文章获得关注,促进了哈中两国商家间的交流,我感到既充实又激动。
后来,在学习国际关系相关课程后,我开始意识到作为一名外国留学生,天然就能起到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于是,我又参与了许多上海合作组织的青年交流项目。哈萨克斯坦和中国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这个平台让包括两国青年在内的不同群体有了更多的沟通机会。去年12月,我参加了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举行的“模拟上合组织”活动,并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和多国人士就绿色经济、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深入了解各国立场和政策并清晰地表达观点,是开展国际合作、促进相互理解的基础。此外,我还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年平台,在团队合作中锻炼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协调与沟通能力。这些经历让我了解到,上海合作组织对于促进地区人文交流意义重大,有助于各成员国分享发展经验、推动青年友好交往,夯实各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
我在中国的学习之旅内容丰富且意义深远,未来我想去更多的地方,认识更多朋友。功课之外,我希望深入研究哈中关系的历史与未来,在促进哈中乃至更广泛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用我的所学所得为增进哈中两国民间相互理解作出更多贡献。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3日 17 版)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