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基斯坦瓜达尔的中巴瓜达尔地区法曲尔公立学校,当地学生在上课。
在巴基斯坦西南部港口城市瓜达尔,红屋檐白墙壁的中巴瓜达尔地区法曲尔公立学校宛如一座童话园地,为当地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出一方乐园。
法曲尔学校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援建。校长帕尔雯·纳瓦兹介绍,当地孩子很高兴能在这所学校上学,每年招生时,很多家长慕名而来,学校也遵循着“一个孩子都不落下”的原则,只要有失学儿童,都尽可能接收入学。
走进干净整洁的校园,读书声、嬉戏声声声入耳,孩童的活力、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在八年级的课室里,戴着一条写有“文学比赛冠军”红绶带的女学生萨伊巴·阿斯加尔·阿里成功抢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正在大声地在全班面前朗诵英语课文。萨伊巴告诉记者,她有7个姐妹,如果没有这所学校,她可能就没学上了。
萨伊巴开心地说:“我很喜欢我的学校,学校建得好,各种教学设备齐全,老师也教得好,以前没这所学校的时候,很多孩子只能成天无聊地待在家。”
帕尔雯说,瓜达尔地区的另一所学校离这里非常远,由于大部分父母支付不起送孩子上学的交通费,所以大部分孩子都要步行很远去上学,这也导致很多孩子辍学,“在中国的慷慨援助下,该地区的教育水平显著提高,这些孩子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里学习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前途的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巴经济走廊通过这所学校直接惠及瓜达尔地区的学生和他们的家庭。”
记者在学校现场感受到,学生们自信大方,纷纷积极踊跃地回答记者的提问。在七年级的课室里,同学们正在进行绘画练习,看见记者进来,大家都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他们的画作。
正在授课的美术老师萨芭告诉记者,由于丈夫早已离世,她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在法曲尔学校当老师的收入让她得以养活全家老小,她的小孩也在这里读书。她非常感谢中国建造了一所这么好的学校,让她有工作,让她的孩子有学上。
帕尔雯说,中方对学校和她给予了非常多支持,让她得以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据她介绍,学校的几名教师还曾获奖学金前往中国留学,这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萨伊巴告诉记者,她也想像老师们一样,长大后能去中国学习。她立志要当一名医生,服务本地居民。“谢谢中国给我们建了这所学校,让我有机会上学,帮助我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新华社巴基斯坦瓜达尔电 记者邓凯尹、邹淑华、张敬尧)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