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呦呦鹿鸣
4月28日,一群麋鹿带着幼鹿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活动。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一群麋鹿在草地上悠闲漫步,几头幼鹿不时穿梭其中……近期,在位于湖北天鹅洲长江故道边的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大家庭迎来了一批新成员。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1年,这里牧草丰富,湿地生态系统完整。30多年间,麋鹿种群繁衍扩散,逐渐形成了保护区、东升三合垸、小河杨波坦及湖南洞庭湖4个小种群,从最初引进的64头发展到2500余头,全部实现自然繁衍,恢复了野生习性。
“每年三月下旬到五月下旬是麋鹿的产仔期,我们近期已经监测到约150头幼鹿,预计今年新生麋鹿将超过350头。”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程师张玉铭介绍,孕期的母鹿受到惊吓容易流产,刚出生的幼鹿比较瘦弱生存能力不强,保护区将有针对性地加大巡护和监测力度,让麋鹿安心生产,保障“鹿宝宝”健康茁壮成长。
在1567公顷的保护区内,一支由两名工程师和八名巡护员组成的队伍默默照顾着这些麋鹿。家住保护区周边村庄的王传军去年成为一名巡护员。他说:“以前是麋鹿的邻居,现在是麋鹿的家人,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小鹿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巡护队伍通过望远镜、长焦相机、无人机、视频监测塔、红外相机等工具,对1500余头麋鹿进行日常监测、年节律周期监测、种群动态监测,并对保护区内的气象数据、水文数据、地表水质数据、植被类型以及其他野生动物情况进行监测记录。他们还需要承担卡口值守、应急管理等工作。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这里成为适宜麋鹿种群栖息的家园。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守护呦呦鹿鸣
4月28日,几头幼鹿跟随麋鹿群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活动。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守护呦呦鹿鸣
4月28日,一群麋鹿带着幼鹿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活动。孕期母鹿通常会选择较为隐蔽的地方独自待产。刚出生的幼鹿体格较弱,母鹿一般会独自喂养约一周后再将其带回鹿群。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守护呦呦鹿鸣
4月28日,两头幼鹿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嬉戏玩耍。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守护呦呦鹿鸣
4月28日,一群麋鹿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活动。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守护呦呦鹿鸣
4月28日,一群麋鹿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活动(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守护呦呦鹿鸣
4月28日,一群麋鹿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活动。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守护呦呦鹿鸣
4月29日,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师张玉铭(右)和巡护员刘吉高在观测远处的麋鹿群。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守护呦呦鹿鸣
4月28日,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刘吉高观测远处的一群麋鹿。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守护呦呦鹿鸣
4月29日,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王传军骑车在齐腰高的野草中巡逻。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守护呦呦鹿鸣
4月29日,巡护员王传军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检查铁丝网。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守护呦呦鹿鸣
4月29日,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刘吉高填写巡护日志。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守护呦呦鹿鸣
4月28日,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刘吉高观测远处的一群麋鹿。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