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在很多人的心中,曲周是个“神奇”的地方。

50年前,这里盐碱成灾,几位农大年轻人背着铺盖卷,从北京来到这里,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土治碱;此后,曲周经验被推广至整个黄淮海地区,开启了轰动全国的黄淮海科技攻关,扭转了南粮北调的历史。

15年前,在完成改土治碱和综合治理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之后,农大师生带着打通“科技最后一公里”的决心,在这里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致力于让农业科技跨越围墙,送到田间去、送到农民身边去。

如今,1000余个科技小院在全国各地兴起并蓬勃发展,多所农业院校将科技小院作为重要育人载体,让学生在这里解民忧、治学问,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主动来到离农民、农村最近的地方,挥洒青春,甘之如饴……

而且,曲周以小农户经营为主的特点在全国农业地区具有典型性,其在“改土治碱—综合治理—绿色发展”多个阶段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探索经验,农大在曲周的实践探索,在当下依然承载着重要的典型与示范意义。

是什么铸就了“神奇”?

有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决策部署,有几代农大人将国家需要作为毕生使命的矢志追求,有农业院校以强农兴农为立校之本,培养更多高素质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不懈探索,有农大青年主动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自找苦吃”的实干奉献……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曲周科技小院的故事启示我们:对于科学实践而言,广袤大地才是最好的课堂;学问只有走出书斋,始终聚焦生产实际问题,才能散发科技之美;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而言,只有准确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才能主动将广阔田野作为授业课堂,促进学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一颗种子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但千千万万颗种子就有可能成就良田。一座科技小院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但千百座科技小院就可能探索更多的科研创想,解决更多农业实际问题,书写更多科学报国的生动篇章。

小院落书写大文章。曲周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过去创造了多个奇迹,更在于未来创造更多方面奇迹的可能,关于乡村振兴、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关于一代代青年的奋斗成长……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6日 06 版)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80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呼和浩特:丁香花开香满城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