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张云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李健
青绿的秧苗,在稻田中随风摇曳。远处,几只白鹭悠然觅食;近处,树梢枝头鸟鸣啾啾。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坚持17年不用化肥、农药,这里的粮食亩产量却从600斤增至1000斤以上,亩均收益也从1500元提高到6000元。
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双赢?答案,就在戴庄村大力发展的生物多样性农业里。
“我们将230块零散田块整理成85块约4亩大小的高标准农田,沟渠主要用泡沫砖,就是为了让小草能从缝隙里长出来,给青蛙、蛇等小动物栖息的地方。”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赵亚夫介绍,戴庄村重视培育生物多样性,探索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从山上到山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丘陵山区小流域生态景观,显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共同体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在有机稻田里发现了130种小动物,这个数量和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差不多哩!”在戴庄村党委副书记李有意看来,路在林中、家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田园图景,早已在家门口变为现实。
仓廪实,天下安。近年来,江苏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省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依托眼下的农业资源,如何让村民尝到产业兴、生活富的甜美滋味?在常州市溧阳市竹箦镇姜下村,凭借一站式配送、竹箦风鹅、蝴蝶兰种植、田园乡村文旅四大产业,老百姓过上了“神仙”日子。这个瓦屋山下、神女湖畔的小村庄,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凌晨,姜下村的食品配送中心里灯火通明。分拣核对、装车配送,村民们忙得脚不沾地。2018年6月,姜下村党委书记吕岗华在走访时发现,村里的农业龙头企业“丫丫农场”虽是溧阳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但客户有限,销售局面一直打不开。开展合作,双方一拍即合。由农场负责生产和管理,村里负责品控和销售。如今,蔬菜产业成为姜下村最吸金的产业,从2019年起销售额连年翻番,2022年销售额超过3600万元!
“我们坚持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始终推进三产融合。”吕岗华表示。竹箦风鹅成为姜下村的“致富密码”,鲜美风味吸引各地老饕接踵而至;兰花产业蝶变跃升,春节期间更是卖到断货。“我们借此机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22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5万余元。老百姓致富了,村集体也增收了。”吕岗华心里甭提有多乐呵!
姜下村,只是江苏大地上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全省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托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未来将重点培育8个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199个超10亿元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擦亮“农业强省”的金名片。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短短数年间,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从一个发展停滞、人心涣散的“问题村”蝶变为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华丽转身。很多人都问:山泉村是如何做到的?
“当时人们都说‘有女不嫁山泉村’,和周围乡村相比,山泉村黯然失色。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村级负债高达4700万元。”回忆起当年的场景,山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全兴心绪沉重。
2009年,原本在外创业的李全兴毅然返回山泉村,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坚信“乡村迈大步,关键看支部”。通过创建党风、作风、村风、家风、民风“五风”特色党建品牌,健全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等工作机制,新的村“两委”班子很快带领山泉走上发展快车道。
村民们的干劲越来越强,村庄的面貌也焕然一新。2022年村集体净资产6.17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万元。“我们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准的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住有宜居、老有颐养、弱有众扶。”李全兴满怀信心。
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广袤良田生机勃勃,美丽村庄星罗棋布,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江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全速奔跑着。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