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5月23日,我国科考队员登顶珠峰,开展多项科学考察

  5月23日,肩负2023年珠峰科考使命的13名科考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人类首次登顶珠峰70周年之际,中国珠峰科考继2022年之后再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

  当日凌晨3时,科考队员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历经8小时攀登,抵达海拔8830米的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观测站点,并完成气象站零部件升级的全部工作。

  12时30分许,所有科考队员顺利攀登至海拔8848.86米的珠峰峰顶,采集雪冰样品,用于大气污染物、特别是新型污染物的观测等研究。

  2023年珠峰地区综合考察研究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一部分。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在珠峰及其附近地区开展多项科考研究。

  “今年科考具有更大的学科涵盖面,仪器设备也更加高端,特别是和探月工程合作创新的新型电池,为峰顶极端环境仪器设备运行提供可靠能源供应。”2023年珠峰科考现场总指挥安宝晟说。

  “自动气象观测站维护升级,重点考虑了极端环境下电池续航问题,在海拔6500米以下新增降水量观测,以获取更全面的梯度气象观测资料。”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赵华标说。

  处在地球之巅的珠峰地区是感知全球气候变化的前哨。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说,雪冰样品将为了解珠峰地区气候变化历史提供丰富的信息。

  “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变化与世界其他地区紧密相连。”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说,“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等系列先进仪器的使用,有力提升了观测精度和探测水平。

  近年来,珠峰科考不断取得新突破:架设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利用直升机和浮空艇新平台首次对珠峰地区二氧化碳、甲烷的垂直分布进行测量……

  “珠峰科考已实现从‘我要征服你’到‘我要了解你’的思路转变。”姚檀栋表示,中国在冰川变化、气候变化、生态变迁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已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方阵。

  “2023年珠峰科考是第二次青藏科考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的重要内容,相信越来越多的‘未解密码’将被‘破译’。”科技部副部长、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萌说。

  巅峰三问

  我们为什么要在地球之巅科考?

  攀登珠峰的科学家具体在研究什么?

  作为世界最高峰,珠峰独特的地位和地质、生态结构,使得研究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这座山峰本身。而攀登珠峰正是获取研究珠峰一手数据的最佳机会。

  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攀登珠峰的科学家们要做些什么?

  通常来讲,为珠峰“测身高”是众多任务中最受关注的一个。

  这一数据不仅仅是最高峰的“身高”记录,还能为研究板块变化等地质运动提供丰富资料。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板块交界处强烈的造山运动形成的。珠峰高度的测量能够揭示板块运动的强弱变化,这十分有助于监测地震活动和减灾、防灾。

  此外,珠峰和南北极一样,都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因此这里的生态变化也被视为全球环境变化的“试纸”。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珠峰的生态环境、植被分布的变化,冰川形态、规模和储量变化,来为全球的生态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一手的参考。

  在海拔8830米建观测站意味什么?

  2021年以来,珠峰科考专家克服重重困难,在珠峰北坡的高海拔地区陆续建成运行8套自动气象观测站,最高的一个站点建在了海拔8830米处。

  8830米建气象观测站是什么概念呢?

  首先,这意味着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完成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气象科学考察工作。

  另外,极高海拔区域的气象观测资料在全球范围也十分匮乏。因此,这一举措对填补全球范围内的气象记录空白也有不小的贡献。

  气象观测正是本次珠峰科考,也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要内容。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珠峰科考总指挥姚檀栋院士介绍,2023年珠峰科考将聚焦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珠峰极高海拔环境如何变化、珠峰环境变化与西风-季风如何相互作用、珠峰地区未来环境如何影响亚洲水塔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据介绍,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此前在珠峰的科学考察活动已收获“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影响”“巅峰海拔的强烈升温”“巅峰海拔的冰雪融化”“珠峰地区人体生理的特殊反应”“珠峰地区变绿的生态过程”等多个领域一系列科研成果。

  保护珠峰生态我们能做什么?

  从“征服”珠峰,到了解珠峰、保护珠峰,我们一次又一次造访世界之巅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守护它。

  作为世界之巅,珠峰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很“高冷”的。的确,山顶的高度已不适合任何动植物生活。不过正因为珠峰太过高耸,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巨大的海拔落差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地。

  比如,距离珠峰不远的谷地——嘎玛沟就是因雪山河流侵蚀而形成的,那里的海拔从两千多米到五千多米,景色秀丽,是徒步爱好者的圣地。

  而以珠峰为核心的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550种,动物509种,是西藏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多年以来,研究人员克服严酷的自然环境,对珠峰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从水、生态、动植物、人类活动等各个角度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这既保证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便利,也维系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藏普村,是离珠峰最近的一个行政村。珠峰旅游成了村集体经费的最主要来源,也让这里的居民在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上更有底气。

  2021年的一个重要发现印证了珠峰多年生态保护的成果。

  我国科研人员在珠峰东绒布冰川6212米处,成功采集到须弥扇叶芥的种子,刷新了我国植物种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纪录。

  今天的珠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良好,岩羊、雪豹等野生动物更多见了,珠峰附近植物覆盖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巍峨的雪峰下,无数生灵正茁壮生长。

  本组文/新华社

  供图/新华社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82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李玲获全运会女子撑杆跳高冠军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