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最长的跨海大桥、最大的5G网络、最先进的高速铁路、最远程的量子通信……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十一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科技、人才、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新时代十年来的创新实践,昭示奋进未来。

从应变看求变——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初夏的中关村房山园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无人灭火直升机的生产组装如火如荼,无人驾驶汽车在园区穿梭往来,外墙清洗机器人正进行场景测试……

北京中关村,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无数个“第一”诞生于此。

2013年9月30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第一次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这是挺立时代潮头、紧扣时代脉搏的深入研判。

高速行驶几十年,中国号巨轮来到历史关口——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创新能力不强,成为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

“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这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深远谋划。

看全球,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观国内,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察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全球创新版图、全球经济结构加快重构。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这是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的深刻自警。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提“历史性交汇期”问题,强调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举旗定向,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制定了一系列奠基之举、长远之策,推动我国向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

从国内考察到出席重要会议活动,从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创新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

下好“先手棋”,练就“杀手锏”,跑稳“接力赛”,牵住“牛鼻子”,勇闯“无人区”,拆除“篱笆墙”。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正是科技创新的路径与钥匙——

“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要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

孜孜步履,灼灼目光,殷殷话语。围绕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作出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谋划。

创新中国坚定前行。

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提出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的重要论断,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从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从“三个面向”到“四个面向”……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方向路径是什么、科技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科学指引、注入了强大动力。

“祝融”探火、“嫦娥”揽月、“天和”遨游星辰、“奋斗者”号万米深潜……新年贺词点赞的重大成就,刻画科技创新的中国高度、中国深度。

更薄的“手撕钢”、更远的光学“千里眼”、更重的大锻件焊接、更快的高速磁浮交通……屡屡刷新纪录的重大成果,见证科技创新的中国精度、中国广度。

铸就大国重器,中国桥梁、中国港口、中国核电屹立东方,成为响当当的“国家名片”。

注入创新动能,新兴产业蓬勃生长,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安上新引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新型显示……以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升级,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更加紧密高效。

统筹发展和安全,多条技术路线并行,15款新冠疫苗获批使用。支撑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科技创新成为重要抓手。

一组组数据,标注不断跃升的创新能力:十年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万亿元以上,自“十三五”以来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

非凡十年,我们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昂首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今天的中国,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十年间,我国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超121万亿元,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大台阶。

“加快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

今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

站在新的历史关口,感受格外深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科技自立自强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从识变、应变看求变,坚持发挥好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新的征程,新的出发。

从危机看先机——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远眺伶仃洋,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的海面上。

这座桥,创造了新时代的科技传奇——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被称为桥梁建筑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这片海,铭记着百余年前的民族耻辱——自鸦片战争被坚船利炮轰开大门,近代中国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揭示历史演进中蕴含的深刻逻辑。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一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史,也是世界大国的崛起、更替、兴衰史。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到信息化,重大科技革命带动经济产业革命,国与国的力量对比,一次次被改写。

抢占“先机”,事关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抢占“先机”,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

曾经,我们对“李约瑟之问”难以释怀——“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而今,当千载难逢的“历史性交汇期”来临,当百年变局激荡下的技术依赖风险加剧,“站在世界地图前”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容应答。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前沿科技多次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题。

2020年10月16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主题是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危与机相互转化,大变局加速演进。

科技创新,既是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变局变化的关键力量。

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必须紧紧围绕科技创新,才能增强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掌握战略主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开启新的创新周期。

这一次,中国的科学家们奋勇争先。

从“神舟”到“天和”,从“嫦娥”到“天问”,从地月系到行星际,中国航天探索苍穹的足音铿锵;

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九章二号”“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陆续问世,中国成为国际量子科研版图上的重要力量;

首次人工合成淀粉、暗物质研究走向最前沿、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刷新纪录,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研究实现突破……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惟有创新才能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从危机看先机,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锚定科技前沿,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我们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构筑先发优势。

从来路看前路——

“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思想标定航向,引领来路,照亮前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科技发展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是百年党史壮阔画卷的鲜明亮色。我们党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始终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在瑞金,建起中央农业学校;在延安,成立延安自然科学院。革命战争年代,科技春芽“破土而出”,坚实生长。

新中国成立后,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学技术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新时期,拥抱“科学的春天”,攻克冻土区筑路难题,铁路铺进雪域高原;研制特高压技术,守护“西电东送”大动脉;发明激光照排,古老汉字闪耀现代科技之光……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

“科技支宁”,编织“山海情”新纽带;“东数西算”,奏响“一盘棋”新乐章。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科技创新担起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新使命。

百年奋进,十年飞跃,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指引。

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再到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实践发展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

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脉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审度新时代中国具体国情和实际,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创新理念、创新战略到创新行动,构建起完整体系。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

从小村庄到中南海,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一路走来,习近平同志始终关注科技、善用科技,始终重视、关爱科技工作者。

在陕西梁家河,青年习近平带头建起了省内第一口沼气池,尝到了推广科技进步的甜头。多年后他动情地回忆:“家家户户煮饭不用柴,点灯不用油,乡亲们那种喜悦的笑容至今宛然在目。”

在河北正定,重视科技人才、鼓励自主创新。听说春光电器设备厂的张新立研制了一种新型舞台灯光设备,习近平给他颁发了一本获奖证书——“自学成才奖”,“发展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这好比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

福建岁月,靠科技摆脱贫困。1999年春,福建省南平市将首批225名科技人才下派到农村生产实践第一线,科技特派员制度由此发端。3年后,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总结“南平经验”,科技特派员试点扎根八闽,走向全国。

主政浙江,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通过狠抓“第一生产力”来落实“第一要务”。谋划建立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开启浙江“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序幕。2014年,研究院成立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热情勉励,“不断巩固省校合作成果”。

在上海工作期间,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要求上海“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亲自谋划、亲自部署,许多重大科技体制改革议题指向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一系列举措为科技工作者松绑减负,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给予科技工作者更多关爱。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篇章。

科技之光映照百年征程。从来路看前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从战略看策略——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一张珍贵的太空合影。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6名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共同见证圆梦时刻。

从无到有,中国空间站成为“太空中最闪亮的星”,靠的正是航天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执着与坚定。

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前,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不少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我们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

瞄准高水平自立自强,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突破,一项项激发潜力的实招,定位精准,目标明确,布局深远。

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

让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起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战略必争领域补短板、强能力,必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国近年来加快布局,积极打造一支“科技王牌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关键领域下功夫,带动科技创新能力系统提升。

让科研人员真正“静”下来。基础研究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后劲。着眼长远,我国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更加注重“从0到1”的原创导向。

“国内基础研究的环境越来越好,我可以安心开展长周期的项目研究。”在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同飞瞄准哺乳动物的冬眠现象及应用,每天都泡在实验室。

让双轮驱动的轮子“转”起来。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向多年束缚创新的藩篱动真格,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科技评价体系更加完善,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满满。

让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起来。“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才能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说,以“华龙一号”“人造太阳”等为代表的大国重器、超级工程,正是坚持三链一体部署的创新成果。

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表示,要从根本上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必须更加重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的融合推进,有效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与产业发展,牢牢掌握科技创新的自主权。

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统筹布局。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对此感受强烈:“教育、科技、人才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这三者也是知识和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当前我们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更好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减压力,税费支持力度更大。从50%到75%再到100%,制造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不断提升。覆盖面更广,减税优惠更多,企业在研发投入上更有底气。

添动力,金融活水源源不断。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到加大信贷支持,再到健全科技保险产品体系,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更加给力。

提能力,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资源正下沉到产业一线,越来越多的创新要素正在向企业流动。数据显示,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

创新高地相继隆起——

科技创新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怀柔、张江、合肥、大湾区,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速,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速发力,形成多层次、体系化的区域创新格局。

高水平创新资源加速聚集。武汉“光谷”、贵州“数谷”、合肥“声谷”、株洲“动力谷”……创新平台带动,创新要素流动,一批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快速崛起。全国177家国家级高新区集聚了全国1/3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劳动生产力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

创新人才活力奔涌——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改进经费管理,改革评价体系,改善分配政策,扩大科研自主权,减少繁文缛节……一系列旨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在前沿探索项目中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一系列支持科学家大胆探索的管理制度正在实施。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从战略看策略,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应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我们也有能力给出正确的答案。

从志气看底气——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精神的力量,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创新征程。

北京东六环,地面20多米以下,我国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犹如地下“蛟龙”,正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西线隧道施工。中铁十四局的建设者报告喜讯,隧道已顺利掘进7000多米,即将贯通。时光倒流,上世纪90年代,秦岭铁路隧道建设中,我国花巨资引进两台盾构机,国外团队施工时,甚至不许中方人员靠近。一定要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仅仅十几年,我国盾构机实现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今天,全球销售的盾构机中,中国制造接近七成。

盾构机“逆袭”,可谓中国创新之路的缩影。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中国人发展科技事业的信心与意志从未动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始终如一。

深沉的自信,在中华民族的创新基因中蕴蓄。“我们的先人们早就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说,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娓娓道来。

“革故鼎新”的成语,诉说着除旧布新的勇气。《魏书》首现“创新”一词,精神内核绵延至今。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算学、医学、农学。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

深沉的自信,在新中国科技创新的拼搏中淬砺。

1956年制定的“12年科技规划”实施,使中国在短短七八年时间内,跨入现代科学几乎所有领域的大门。奇迹的诞生,靠的是以命相搏的铮铮铁骨。

2009年10月,“天河一号”研制成功。中国成为第二个研制出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凭的是只争朝夕的超常付出。

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魂魄是精神。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名字绝密28年,“两弹一星”元勋于敏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为深地资源探测鞠躬尽瘁,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愿意“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新中国70余年风雨兼程,困难没有打垮我们,反而增强了我们的精神、意志、力量,锻造了我们的志气、骨气、底气。

深沉的自信,在新时代自立自强的奋进中升华。

从国外核电技术垄断中突围,“华龙一号”在国际核电舞台挺起中国脊梁,推动中国核电走向世界。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长飞光纤实现了从预制棒到光纤光缆的全链国产化,完成从“技术跟随”到“创新输出”的完美蜕变。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一项项重大的科技成就,支撑起非凡十年的伟大跨越,激荡着踔厉奋发的满满信心。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

“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一代代科技人员的价值追求,丰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汇入了民族复兴的时代强音。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他们是勇闯“无人区”的探索者,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攻关者,是“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守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先锋队,是顶着骄阳烈日的育种人,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学家……

岁序更替,中华文化的内核未改,创新基因深厚,精神纽带坚韧。

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汇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科技创新的大厦离不开坚实的精神基座。从志气看底气,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曾经成就我们的精气神,还将继续支撑我们爬坡过坎、勇攀高峰。

从大势看趋势——

“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该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

“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时指出。

2022年6月,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回答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开放发展的历史大势不会变,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的愿望也不会变。”

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既是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也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这是奔涌向前的世界潮流。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创新要素更具有开放性、流动性,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

一张5500万光年外的黑洞照片,需要调动全球8台射电望远镜“组网”拍摄;一个底层软件的流畅运行,离不开多国程序员写下的几千万行代码支撑;一个重大的前沿科研工程,从布局到分工,有赖于全球科学家的智慧……

全球创新要素的流向,正随着科技发展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探索的深入,世界科技合作日益紧密,创新链条难以分割。

——这是应对挑战的迫切要求。

新冠疫情、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安全……应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唯有加强合作,才能用好科技创新这个有力武器。

——这是面向未来的共同追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唯有加强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弥合数字鸿沟,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才能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历史大势不以逆潮流者的意志为转移。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为垄断自身优势,把经济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构筑“小院高墙”、打造“平行体系”、强推“脱钩断链”,无端阻断正常的科技、人文交流……

霜打枫叶叶更红。

一纸芯片禁令,并没有打断我国超级计算机的发展步伐。2022年11月,全球超算500强新榜单中,中国共有162台超算上榜,上榜总数连续多年第一。

面对极限施压、围封堵截,华为持续夯实技术底座、构筑自身长期竞争力。2021年,华为欧洲申请专利排名第一,获得授权的美国专利数量首次进入前五。

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违背科技发展规律,损害全球共同利益的做法,是开历史倒车,最终只会堵自己的路。

我们坚信,“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该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

中国理念的背后,是扎实的中国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本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不仅推动自身进步,也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感谢中国专家手把手的指导!”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远赴非洲,传授菌草技术,中非共和国青年蒙加拉成为技术能手。

放眼全球,半数以上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6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启动了5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守护人类生命健康,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合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从马达加斯加的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赞比亚的卡富埃河供水项目,从穿越崇山峻岭的中老铁路到巴基斯坦的第一条地铁线,从助力非洲多国科技抗疫的“火眼实验室”到向墨西哥供应逾3400万剂疫苗成品和原液……以全球视野谋创新,以人类福祉量创新,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进各国人民福祉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穿越高山、联通陆海的合作,折射全球加强科技交流的迫切愿望,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心声,展现中华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从大势看趋势,坚持胸怀天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我们必将在合作共赢中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这是创新中国逐梦征程的重要坐标: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这是奋进中国复兴之路的战略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以自立自强的能力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报记者冯华、喻思南、谷业凯、吴月辉、余建斌、蒋建科、刘诗瑶、赵永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9日 01 版)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75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春到壶口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