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戴帻,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5月27日晚,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秦汉单元的明星文物——击鼓说唱俑,穿越两千年,“活”在国博的剧场上。
在全国掀起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热潮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共同出品首部原创文物活化舞台剧《盛世欢歌》。同学们演绎的俳优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形态逼真,赢得阵阵喝彩。一个小时的演出,带观众们穿越到了两千年前的东汉,经历了一段那个时代黎民百姓的跌宕人生。
演出片段
演出现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20年全面启动实施馆藏文物活化工程。
“通过馆校合作,跨界融合开发文物活化舞台剧是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盛世欢歌》是我们文物舞台活化的首次尝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活化工程领导小组负责人说。博物馆是收藏展示文化菁华的特殊场域,今人和古人进行着跨越时空、跨越文明的精神交流。所谓让文物从历史中醒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本质是今人的智慧创造、理解、复活古人的智慧创造。《盛世欢歌》活态创演的特色,恰恰在于“融”和“趣”。既有古老与年轻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也有文博与教育的交融,以及各种艺术手法的交融。同时,抓住了说唱俑最大的本领——有趣喜乐,无论个人经历如何起伏,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把快乐带给观众。
本剧也是中国传媒大学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大文化战略的孵化项目。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主创们充分发挥双一流科研和学科力量,将“90后”甚至“Z时代”的年轻群体对文物的热爱与专业相结合,把艺术创作的敏锐触角伸向两千年前生活在成都平原锦江之畔的俳优。全剧以静静流淌的五千多年文明为底色,以汉代的击鼓说唱俑为切入点,通过三个单元故事、四个场景、数十年光景,生动再现生活在汉代社会底层的俳优人的生命起伏,于跌宕境遇和悲欢离合中讴歌卑微却乐观的灵魂。
演出片段
演出剧照
击鼓说唱俑代表中华文化最早的说唱形式,折射出曲艺和戏曲最初的形态。舞台剧《盛世欢歌》表现形式多元,在“新古典主义”色彩中,让沉睡千年的击鼓说唱俑在当代舞台上苏醒,让馆藏文物在舞台“活起来”“潮起来”“传下去”。据主创人员介绍,这次两个机构跨界联合创作,是一次胸怀和创意的对接;是一次新时代文艺领域的守正创新和传承发展;是一次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集成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深度创新。
着力还原的人物服饰、来自经典古籍中的故事灵感,让观众在观演过程中沉浸在遥远的中国故事中。舞台上时而眼花缭乱的市井百戏,时而正襟危坐的朝堂激辩,时而幽默的对白,时而高昂的唱词,引发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叫好声。传统的杂耍、说唱、戏曲等表演艺术与现代话剧、歌剧、音乐、舞蹈、相声、说唱等艺术融合,将东汉说唱艺术中的诙谐和其蕴含的乐观精神,通过年轻演员传承、复活、展现给观众,让静谧两千年的文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舞台活起来。
今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将立足丰富馆藏,发掘其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时代价值,联合艺术院团、高等院校等深度融合创新,推出更多、更精彩的文物活化舞台剧,为公众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
《盛世欢歌》海报
【专家点评】
国博首部原创文物活化舞台剧《盛世欢歌》自立项至搬上舞台,从文物遴选、创作研讨、剧本大纲评审,得到了博物馆内外专家的支持与帮助。这部剧怎么样?来听听专家的点评:
表演耳目一新,形式多样,用现代的表现形式讲好了中国故事,适合做国际交流。
——唐灵依 中国戏剧家协会对外联络处
本剧对戏剧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探索,充满青春活力与充沛的创造力,唤起人们对青春的回忆与想象。
——傅维伯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
演员功力扎实,风格自然,表演到位,是年轻演员之中的典范。
——杨乾武 北京戏剧家协会
作品完成度很高,国博与中传戏影学院合作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演员们颜值养眼,表演亮眼,赋予古老文物的故事以现代感,其中说唱与音乐的部分艺术表现形式十分贴近现代观众,互动性强,建议将单曲作为亮点进行宣推。
——林蔚然 北京演艺集团《新剧本》杂志
本剧结合多种表现形式,调动了演员多方面的能力,置景十分巧妙,分区与调度让舞台场面更加丰满,结合恰到好处。建议国博与传媒大学继续展开深度合作,开发更多文物进行舞台剧创作。
——董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定妆照一组】
【观众反响】
“舞台剧整体效果特别棒,运用了很多时尚的音乐元素,让两千年前的说唱俑与今天的音乐,特别是‘说唱’,跨时空呼应,很难得!孩子得很开心!”
——带娃观看演出的李女士
“与预想中的有所不同!现代化的舞美,融入说唱、节奏布鲁斯等新潮风格的插曲编配,让剧目呈现出一种新鲜感。作为本剧灵感来源的“击鼓说唱俑”让人很感兴趣,下次来国博要去展厅里好好欣赏一下。”
——与闺蜜一起观看演出的Lu女士
今天特意穿了汉服来看演出的!剧中的说唱俑也来自汉代嘛。这次它以木偶的形式与大家在舞台上见面,很特别,很喜欢。此外,这次演出的语言非常接地气,“西直门三太子”都出现了台词中,坐在我旁边的小朋友听了非常有共鸣,很激动!我朋友是学京剧的,我们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这次演出,我们看得意犹未尽,希望将来国家博物馆与传媒大学携手,出品更多的活化剧目。
——一起观看演出的好朋友李女士与张女士
我是跟孩子一起来的,很喜欢这次演出。感觉和其他的演出还是不太一样,特别是没有想到这个戏的形式会这么现代。演出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这个还真的挺有趣味的。
——陪孩子前来看演出的妈妈
感觉和在其他地方看舞台剧很不一样,在博物馆里看舞台剧,感觉演员就像古董一样。我最喜欢的是击鼓说唱俑爬梯子,还有三个叔叔吵架斗嘴。感觉他们的说得特别好笑。
——小朋友“momo”
【排练花絮】
出 品 人:王春法 杨 帆 廖祥忠 张树庭
总 监 制:陈成军 杨 懿 冯靖英 刘万鸣
丁鹏勃 陈 莉 张伟明
总 策 划:余晓洁 王力之 关 玲 蓝 旭
总制作人:关 玲
监 制:杨 拓 孙丽梅 方 洁 常 莉
刘 钧 付 龙 张宗伟 杨竞博
统 筹:徐 涛 孙 鹏 刘永强 张茂福
马爱民 贺占哲
策 划:孙 斌 康 岩
制 作 人:杨 扬
剧本监制:周 涌
历史专家:孙 晓
美术史专家:练春海
文博专家:赵化成 陈 煜 李守义
考古学家:白云翔
戏剧顾问:傅维伯 林蔚然
文学顾问:李 山
安全后勤:王双梅 张 宇 孙建莹
演出统筹:靖冬阳 田 虹
舞台监督:陈 晨 韩智澄 张 悦 杨 穆
程 琳 刘 玲 宋 彬
演出支持:国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主办: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传媒大学
承办: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活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主创团队
编 剧:武 瑶
导 演:杨 扬
音乐策划:付 龙 王 铉
舞美设计:窦 辉
舞台视觉总监:刘 民
影像设计:孙 斌 图 拉
灯光设计:韩 东
音乐总监:巴特尔
音响设计:贲小龙
服装设计:李予多
造型设计:孙艾娜
舞台技术总监:孔 展
舞蹈编导:黄 金
作 曲:舒 灏
川剧指导:于凡林
表演/台词指导:杨 扬 王娜柳 韩 甜
曲艺指导:于 磊
项目执行:肖玫钰 由继业
执行团队
执行制作人:谷城情
执行导演:喻红玉 崔铃羚
舞台监督:喻红玉 崔铃羚 陈俞琳
制作助理/字幕执行:金 珂
导演助理/演员队长/舞段助排:刘馨悦
化 妆:陶 芳 顾欣竹 李亚鑫
李漪然 江新悦
执行音响设计/调音师:杜思远 柳依青
Qlab工程:王方骋 由琳怡
音响技术:李昊阳 沙雨霏 宁海悦
影像制作:康亦杨 李佳颖 秦华勇 吕欣阳
刘昊楠 王茜怡 郭蔚然
灯光助理:刘奕彤 张瑞柠
音乐制作组:吴丛杉 毕崇闳 何星宇 邓超源
彭雅靖 汪奕含
道具组长:李纪柯
场 务 组:仇勃峰 邱家庆 郭东其 卢刘林 王广源
贺津海 李梓源 方 的 李佳霏 陈琪方
李心仪
馆方宣传团队
媒体联络:陈 玲 刘佳莹
融媒传播:李秀娜 张 震 张 应 陈 拓 段 旭
吴 比 崔婧婷
宣传推广:杨 曼 王思蕴
视频监制:仇 正 石静涛 李 轶
海报设计:包莹莹 马晓羽 王晶晶
摄影(剧照):余冠辰 王 超
校方宣传团队
宣传策划:郑雪如
文案宣传:蔡心若 肖熙宇 常文淇 孙翘楚 郭滢彧
方佳仪 邱慕卿 糜雨珊
海报大喷设计:朱泓静 李一萌 杨茹雪
第一幕歌曲:《上山去》
作 词:武 瑶
作曲/主唱:舒 灏
演 唱:黄新宇 马志睿 任 真 陈俞琳 刘馨悦
吴 帅 徐宏儒 卢宇阳 李纪柯
编 曲:彭雅靖
和声编写:巴特尔
录 音:柳依青 宁海悦
混 音:杜思远 柳依青
音乐统筹:邓超源
笛 子:吴思哲
古 筝:张俊蓉
笙: 姜思琪
第二幕歌曲:《妇病行》
作 词:出自《乐府诗集》
作曲/主唱:舒 灏
演 唱:黄新宇 马志睿 任 真 陈俞琳 刘馨悦
吴 帅 徐宏儒 卢宇阳 李纪柯
编 曲:邓超源
和声编写:巴特尔
录 音:柳依青 宁海悦
混 音:杜思远 柳依青
音乐统筹:邓超源
笛 子:吴思哲
古 筝:张俊蓉
笙: 姜思琪
尾声歌曲:《笑颜人》
作 词:戴安璐
作 曲:舒 灏
演 唱:舒 灏 徐宏儒
编 曲:何星宇
和声编写:董田甜
录 音:柳依青 宁海悦
混 音:杜思远 柳依青
音乐统筹:邓超源
笛 子:吴思哲
古 筝:张俊蓉
笙: 姜思琪
【国博珍藏云欣赏】
东汉 击鼓说唱俑
击鼓说唱俑
东汉
高 56 厘米
1957 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出土
此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
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表演时,他们一般边击鼓边歌唱。当时的皇室贵族、豪富大吏蓄养俳优之风甚盛。汉武帝“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丞相田蚡“爱倡优巧匠之属”。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云:“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儛像。”这些均可为证。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身材粗短、上身赤裸和动作滑稽的表演者,汉墓中也不乏此类形象的陶俑出土,均显示了俳优表演在当时的盛行。
汉代民间极为盛行说唱表演。这件陶俑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挟鼓,右手举槌,作击鼓说唱表演,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在四川的东汉墓中先后出土多件形象类似的击鼓说唱俑,这说明当时蜀地说唱表演颇为流行。
摘自《中华文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